更新时间:01-01 上传会员:蔡文姬没有文
分类:本科论文 论文字数:1499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本课题将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幻夜》中的边缘人作为研究对象,从主动抗击型和被动抗击型两个方面对书中的边缘人进行分类,并由此为基础探讨边缘人形象的成因。从作者对背景、人物的设定来看,可以将成因从掠夺式生存方式、人工美学时代、“矛盾”的日本文化以及角色本身没能摆脱人性的弱点等方面来研究。
同时从社会意义的角度看,作者塑造这样的边缘人形象,也是在引导人们关注自我救赎,让读者对社会中压抑人性的现象进行反思,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的关注。
关键词:东野圭吾,边缘人,《白夜行》,《幻夜》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1
一、《白夜行》《幻夜》中的边缘人类型2
(一)主动抗击型.2
1.报复型抗击——唐泽雪穗2
2.冷酷型抗击——新海美冬3
(二)被动依附型.4
1.默默地追随——桐原亮司4
2.臣服于爱情——水原雅也4
二、边缘人形象成因-5
(一)小说的特殊设定.5
1.掠夺式生存方式6
2.人工美学时代6
3.“矛盾”的日本文化7
4.无法摆脱的人性弱点8
(二)“东野圭吾式”创作8
1.“校园暴力”肆虐的成长环境.8
2.无法割舍的“悲剧”人物情结.9
3.“恶女”派与社会派双重影响10
三、边缘人形象的社会意义10
(一)关注自我救赎.10
(二)反思压抑人性的社会环境.11
(三)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12
结语.13
参考文献.14
致谢.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