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31 上传会员:糖糖不爱吃糖
分类:本科论文 论文字数:19064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作为中国武侠小说与西方侦探小说的代表人物,金庸、阿加莎·克里斯蒂二人在其小说作品中都运用了大量的毒药意象,远超其同时代、同类型的其他作家。对于毒药意象不吝笔墨的刻画,为金庸与阿加莎二人作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处切入口,以研究二人在创作方面的特点与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本文将立足于金庸与阿加莎二人的小说文本,通过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相关方法,对金庸武侠小说与阿加莎侦探小说中的毒药意象做深入分析。首先,第一部分从毒药意象本身出发,解释其定义,即作为药意象的外延,主要体现药的负面作用,通过其在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到其经历了从单纯物象转变意象的过程,并列举金庸与阿加莎作品中的部分毒药意象。
第二部分从文本出发,分析比较二人笔下毒药意象,可以发现二人笔下的毒药意象在表现与运用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因此以异同的形式进行分类。从毒药意象的来源看,阿加莎偏向对于现实的还原,而金庸更善于艺术创作,但二者都没有脱离医学理论这一基础。在人物塑造方面,毒药意象主要被阿加莎用于描绘负面人物,但金庸则在此之上,有所创新,利用固有成见造成的反差来塑造正面人物形象。在情节设置上,虽然金庸、阿加莎二人都将毒药意象用于悬念的设置上,但又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中毒之后如何生还,而后者更看重如何解开中毒死亡的谜题,因此二人笔下的毒药意象在小说情节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
第三部分是分析二人毒药意象异同,一是作者个人的医药学知识,金庸与阿加莎二人的毒药意象来源于不同的医药学体系,各自的专业程度也各有差异,进而直观地反映在二人笔下的毒药意象上。二是小说类型对于笔下毒药意象的影响,拆分为审丑意蕴、正义观以及其在小说情节中的地位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三是从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揭示毒药意象背后中西方文化对于常识的不同态度。
本文将金庸武侠小说与阿加莎侦探小说中的毒药意象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在深入研读二人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将金庸武侠小说与阿加莎侦探小说中毒药意象在表现与运用上的异同与成因进行比较,探讨其文学价值,从中总结二人小说之所以成功的因素,为我国当代文学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金庸,阿加莎·克里斯蒂,毒药意象,武侠小说,侦探小说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小说中的毒药意象-1
(一) 毒药意象的定义与流变-1
(二) 二人笔下的毒药意象-3
二、-毒药意象表现与运用的异同-3
(一) 毒药来源——艺术的虚构与现实的还原-3
(二) 人物塑造——传统负面形象的保留与新方向的探索-6
(三) 情节设置——“死”之线索与“生”之希望-9
三、-毒药意象异同的成因-11
(一) 作家个人的医药学知识-11
(二) 毒药意象的审丑意蕴-12
(三) 毒药意象背后的正义观-14
(四) 毒药意象在整体故事情节中的地位-15
(五) 中西方文化对于常识的不同态度-16
结 语-18
参考文献-20
致 谢-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