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教师职业道德个案分析研究.docx
更新时间:07-06 上传会员:黎黎原上草
分类:
师范学院
论文字数:11220 需要金币:1000个
下载此论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及目的-1
文献综述-2
研究思路-4
研究方法-4
访谈对象介绍-4
研究内容-5
一 、80年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表现-5
(一)具有奉献精神的“爱生”-4
(二)体罚现象的“合理化”-4
二 、80年代教师职业道德与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对比-5
(一)教师职业道德政策文件对比-5
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诞生到成熟-5
2.《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内容对比-6
(1)缺乏操作性-7
(2)缺乏专业性-7
(二) 师德观念从崇高向底线转变-7
1.崇高师德的由来-7
2.师德底线出现-8
(1)师德底线出现的缘由-9
(2)师德底线具有警示和防范不良师德的作用-9
思考与建议-9
一 、教师职业道德出现问题的原因-9
(一)社会环境因素-9
(二)崇高师德给教师带来的重负-9
(三)不当的管理制度和单一的评价标准-10
二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11
(一)教师门槛不可仅限于专业理论考核-11
(二)教师职业道德培训落实到实践-11
(三)有关部门管理需要加强管理-12
结语-12
参考文献-13
致 谢-14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得益于国家对于师德建设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立德树人的实践者,教师肩负着自身树立良好道德形象、给学生做好榜样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光荣使命。这就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树人必须先树己。另外,师德的改革与发展都是基于80年代师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的,由此可见,80年代的师德为我国师德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一位80年代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进行研究。在通过对一位80年代教师的访谈以及相关的文献研究后发现80年代的教师在师德表现中追求崇高师德,在“爱生”的表现中强调奉献,可在处理问题学生时往往使用体罚手段。随后从师德文件以及师德观念这两个方面将80年代师德与当今师德进行对比后发现,师德文件发展日益完善,当今教师在师德观念中更加强调遵守师德底线。最后针对当今师德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思考和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字:80年代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师德比较;发展建议
上一篇:
新时代单亲家庭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下一篇:
低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找原创论文,从三亿论文网开始 www.eeelw.com
电脑版
|
目标:为大家提供3亿可以通过查重系统的原创毕业论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