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8 上传会员:胡胡杨
分类:师范学院 论文字数:1481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 盐边县地处四川省西南角,属南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立体气候明显,最高海拔4196米,最低海拔967米,年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21℃,日照2700小时,无霜期300天以上。如此的地理环境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性,主要从民居、食材、饮食方式、服饰等影响一个民族的整体风貌。盐边县是一个拥有彝族、傈僳族、苗族、回族、纳西族等30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其中傈僳族人数并不算多,主要聚居于盐边县箐河傈僳族乡、国胜乡民胜村以及东巴湾村。作为古老的民族,傈僳族先民早在8世纪就住在金沙江两岸。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傈僳族人民渐渐从深山中走出来,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人文因素以及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光照、土壤等自然地理环境因子的影响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属于本民族特有的民族风俗;由于民俗多形成与遥远的从前,故自然地理环境因子成为民俗形成的最大影响因素。其中民俗又包括饮食、服饰、民居、婚礼、葬礼、宗教信仰等。本文将主要通过分析傈僳族民俗,以及当地地理环境特点。探索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傈僳族民俗、地理环境、民俗形成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选题的目的和背景-1
1.2国内外研究综述-1
1.3研究方法-2
1.3.1文献研究法-2
1.3.2调查研究法-2
1.3.3对比分析法-2
1.4研究内容-2
1.4.1盐边县傈僳族聚居地地理环境特征-2
1.4.2盐边县傈僳族民俗-2
1.4.3地理环境对民俗的影响-2
2. 盐边县傈僳族-2
2.1迁徙中的民族-2
2.2盐边县傈僳族聚居地地理环境特征概述-3
2.2.1箐河傈僳族乡(岩门村、新桥沟)-4
2.2.2民胜村(傈僳湾、转龙沟)-5
2.2.3东巴湾村(左家湾)-6
3. 盐边县傈僳族民俗及其形成-6
3.1居住民俗-6
3.2食俗-7
3.3婚俗-8
3.4丧葬民俗-10
3.5歌舞艺术民俗-10
3.6历法-11
4. 地理环境对民俗形成的影响-11
4.1地理环境影响民俗的形成-12
4.2地理环境对民俗发展方向的影响-13
5. 结论与展望-14
参考文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