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8 上传会员:胡胡杨
分类:师范学院 论文字数:19983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 纵观古今,地理教育一直都是国家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石。随着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理的地位逐渐提高。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地理课 程标准(2011 年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课程内 容、课程设计、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地理教育渐入佳境,但 地理核心素养在初高中衔接过程却出现了“跨度”。为了解决其中一个素养(人 地协调观)的衔接问题,笔者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体访谈、比较分析 等方法,深入了解高一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情况和初中、高中地理教师的 教学情况,提出初高中“人地协调观”衔接的实施途径。研究意义主要有三个方 面:(1)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序形成“人地协调观”;(2)有利于地理教 师提高教学的整体性;(3)促进全社会的“人地协调观”形成。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前期主要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内容,找到“人地协调 观”在初高中衔接的问题,并阐述问题生成的原因。后期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初中与高中“人地协调观”的衔接方式。同时对比地理课程《水资源》在 初高中“人地协调观”培养差异,撰写出“人地协调观”在初高中地理课程中有 效衔接的具体教案,供初高中地理教师参考使用。当然,由于调查样本数量还不 足够大,会导致本文结论是片面的,所以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教学衔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2 研究现状 -2
1.3 研究思路 -2
2 理论基础-6
2.1 相关概念 -6
2.2-研究理论及依据 -6
3 初高中“人地协调观”教学衔接现状(以“水资源”教学为例)-7
3.1 初高中“人地协调观”教学衔接情况调查 -7
3.2 初高中“人地协调观”衔接调查现状分析 -9
3.3 人地协调观在初高中衔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5
4“人地协调观”在初高中有效衔接实施途径 -26
4.1 教师之途 -26
4.2 学生之径 -28
4.3 人地协调观在初高中有效衔接的具体案例(以“水资源”教学为例) -28
5 结论与展望 -39
5.1 结论 -39
5.2 存在问题 -39
5.3 展望 -40
附录 -41
附录 A -41
附录 B -44
附录 C -46
参考文献 -47
致谢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