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群体社会融入的社会工作研究-以W区为例.doc
更新时间:01-14 上传会员:山顶云间
分类:
人文社会
论文字数:19168 需要金币:1000个
下载此论文
摘要:军休群体在退休后出现社会融入的难题,现有军休服务模式单一,存在不足。本文基于生命历程视角,结合军休干部过去生命事件,找出军休群体在制度、物质、心理上的社会区隔。又从以军休中心为平台的社会融入方式出发,指出军休群体内部熟悉又陌生的互动关系、由于年老体弱与外界不能保持良好持续性互动的被动融入和形式单一的互动方式等社会融入特点。针对军休群体在人格优势、业务优势和特长优势上的有利因素和在自傲、孤僻和封闭的情绪状态上的不足之处,引出针对进入军休中心不同阶段的军休群体采取具体措施,发挥军休群体的优势,动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两步介入模式,建立促进军休干部与群众互动交流的平台,帮助军休群体实现社会融入。
关键词:社会工作 军休服务 社会融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1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意义-1
1.现实意义-1
2.理论意义-1
(三)文献综述-2
1.国外对于退役军官服务管理的相关经验-2
2.国内研究综述-2
(四)核心概念界定-4
1.军休干部-4
2.社会融入-4
3.生命历程-5
(五)研究方法-5
1.案例研究-5
2.文献研究-5
二 军休群体的社会历程-6
(一)W区军休中心简介-6
(二)军休群体的过去生命历程-6
1.案例1军休干部Z-6
2.案例2军休干部L-7
(三)军休群体的社会区隔-8
1.安置管理制度转变导致社会区隔-8
2.主动“空巢”生活方式导致社会区隔-8
3.心理危机导致社会区隔-9
三 军休群体传统社会融入的方式与特点-10
(一)以军休中心为平台的传统社会融入方式-10
(二)军休群体社会融入的特点-10
1.互动关系复杂-10
2.社会融入持续不强-11
3.社会融入途径单一-11
(三)军休群体社会融入的有利因素与不足之处-12
1.有利因素-12
2.不足之处-12
四 社工参与军休群体社会融入-14
(一)社工参与军休群体社会融入的理论指导-14
(二)基于不同阶段的介入措施-14
1.退休初期的军休群体-14
2.退休中期的军休群体-14
3.退休后期的军休群体-15
五 总结与反思-16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附 录-19
上一篇:
精准扶贫中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探讨.doc
下一篇:
空巢老人社会支持系统的社工介入.doc
找原创论文,从三亿论文网开始 www.eeelw.com
电脑版
|
目标:为大家提供3亿可以通过查重系统的原创毕业论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