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02 上传会员:菲菲小宝贝
分类:人文社会 论文字数:12249 需要金币:1000个
摘 要: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多向性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方式和呈现方式,受众接收新闻时的传播途径也开始多样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沉默的螺旋”理论不仅仅适用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同时,这种现象也出现在新媒体时期的各大网络平台上,尤其是微博平台。有很多学者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依然适用于互联网环境,如今也有着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平台出现,打破了从前以大众传播为信息发布方的格局。“沉默的螺旋”理论作为大众传播学理论,主要的作用范围还是存在于大众传播环境。但是在互联网日益兴起的今天,“沉默的螺旋理论”仍然在各大网络平台上适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单一性,使传播更加快捷、及时,并且增大了网络平台用户的互动。这样一来,当“沉默的螺旋”理论现象出现在网络平台时,便会产生非常强大的舆论导向作用,甚至在产生舆论时还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网络时代中的“沉默的螺旋”现象的成因便成为了一个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中,究竟什么是“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原因呢?本文旨在通过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为例,浅析微博平台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的成因,并通过对这些成因的分析来讨论如何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来在网络平台中控制好舆论走向。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微博;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舆论导向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概述-2
(一)“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2
1.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产生-2
2. “沉默的螺旋”产生时的社会背景-2
3.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基本假设-2
(二)网络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发展-3
1. 网络时代下的现象-3
2. “多强”现象的出现-3
二、微博平台中的“沉默的螺旋”-5
(一)微博平台的传播特点-5
1. 匿名性-5
2. 受众的可选程度高-5
3. 内容小,传播快-6
4. 强大的舆论效果-6
(二)微博平台中“沉默的螺旋”现象的表现-7
1.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背景-7
2. “沉默的螺旋”现象的表现-7
三、“沉默的螺旋”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10
(一)微博平台中所发表意见的公开-10
(二)微博中的舆论压力会给人们造成影响-10
(三)人们会出于自保心理而保持沉默--11
四、用“沉默的螺旋”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12
(一)从等级现象方面来引导-12
(二)从用户关系角度来引导-12
(三)从微博特性上来引导-12
结 语-14
参 考 文 献-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