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02 上传会员:菲菲小宝贝
分类:人文社会 论文字数:1236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 要:社交媒体作为一个新的传播场域,与传统媒体的生产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大量的新闻生产都出现了“后真相化”的特征,新闻生产的后真相化意味着正在进行新闻报道生产上的转变,开始不注重对事实的客观阐释,相反更加注重情绪的表达,并且这种新闻生产的“后真相化”还对当前的新闻生产产生了影响。同样,舆情已经从以往单纯的信息流动的事实传播1.0时代,转变为以情感传导和关系嵌套的复合传播2.0时代1。社交媒体中简单的信息传播维度也被演变成为了“信息—情感—关系—行为”的多元信息传播维度。后真相时代中,传媒业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而传媒业发展中一些不规范的新闻也顺应受众视野开始出现,受众和传媒业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在后真相时代中产生和传播新闻信息。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的不断变迁使大众生活在更加垂直于“第二手现实”中。因此,我们需要在纷繁的信息中,挖掘信息真相,建构一个和谐、繁荣的社会化媒体环境。
关键词:后真相、新闻生产、传播观、媒介环境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后真相的概念与特点-2
(一)后真相的概念-2
(二)后真相的特点-2
1.用情绪化的表达来构建事实-2
2.对真相挖掘的浅层化-2
3.社交媒体的狂欢-3
二、后真相的三个特殊发展时期与其成因-4
(一)后真相时代下舆论的三个特殊发展时期-4
1.舆论形成期-4
2.舆论发酵期-4
3.舆论高潮期-4
(二)“后真相时代”的成因-5
1.自媒体情绪宣泄式写作以博取受众眼球-5
2.官方媒体公信力下降,社会化媒体聚化-5
3.智能技术的兴起:算法推送让受众拘泥于“信息茧房”-5
三、 后真相时代中用户和媒介新闻生产的具体表现-6
(一)后真相时代媒介在新闻生产中的表现-6
1.情感至上:个体意识过度张扬影响新闻生产-6
2.缺斤短两:不当策划或新闻处理导致扭曲事实-6
3.偷梁换柱:事实杂糅在一起营造视觉冲击-6
(二)后真相时代中网络用户生产的具体表现-6
1.网络用户生产(UGC)的概念-6
2.UGC在信息洪流中对新闻生产的影响-7
3.UGC新闻生产的特点-7
(三)新传播技术浪潮在后真相时代中的新闻生产-7
1.技术消解社会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产生麻醉认知-7
2.技术生产逐渐占据市场,人文关怀的缺乏加深对情感的渴望-8
四、新闻生产中“后真相化”何以产生及影响-9
(一)新闻生产中“后真相化”何以产生-9
1.意见领袖的情感迎合加深“后真相化”-9
2.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使得真相难以还原-9
3.“去中心化”的生存状态消解事实边界-9
4.聒噪的市场竞争扰乱新闻生产模式-9
(二)“后真相化”现象对新闻生产的影响-10
1.情感话语在新闻生产中的泛滥-10
2.新闻生产中对于“现实”的再定义-10
3.新闻生产表达更为浅表化,缺少深度的挖掘-10
五、新闻生产对情感和真相的取舍-11
(一)真相被蒙蔽:情感主导新闻生产,观点表达偏激-11
(二)真相渴求:社会公众共识建构需要新闻真实-11
(三)传受双方共动,重塑真相权威-11
六、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和新闻生产的引导策略-12
(一)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引导-12
1.把握关键节点及时介入,加强舆情预警机制-12
2.官方加快信息公开机制,联合新旧媒体合作-12
3.利用社交媒体,联合意见领袖,推进双向沟通-12
4.加强社会化媒体自身的信息净化机制-12
5.受众需要加强媒介素养,正确区分事实与情绪-13
(二)后真相时代下舆论格局对新闻生产的影响-13
1.舆论讨论推动新闻生产的变化-13
2.用户行为模式转变新闻生产模式-13
(三) 如何防范在后真相时代中泛滥的虚假新闻-14
1.把关方:量化权责标准,重新构建事实权威-14
2.新闻媒体: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共诉积极媒体环境-14
3.用户层面:突破认知基模,强化媒介素养-14
结 论-15
参考文献-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