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任务书 更新时间:09-01 来源:网络
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对内要保持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对外要与国际市场顺利接轨,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这就需要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以及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生产力、创造力。但企业应当在兼顾股东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自身发展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要在社会和环境等领域承担相应的责任。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的经济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未来发展道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理论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步引起理论界的注意。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宣传与推广,但其概念界定和论述的不确定性,计量对象、计量模式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西方理论模式的不适应性导致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够深入、客观。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构建我国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进行分析与研究。
在实践层面,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地区、一些业的社会责任状况到了“国际社会难以接受,中国社会也不能容忍的境地”,具体包括劳资关系失衡、企业信用缺失、消费者权益受侵害、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尤其是劳工问题、环境问题,备受西方诟病。本文以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从而加强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食品饮料行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以此来推进食品安全问题理论与实践层面的研究。
课题研究现状:
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发展已超过四十年,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并指导实务
界推行社会责任会计履行社会责任。本文以食品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
履行社会责任的缺失引发社会公众的“食品恐慌”,迫切需要揭示食品行业社会
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具体的行业研究也需要一般的理论支持,本文
对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内容形式等进行回顾,
为揭示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提供理论指导。
1.国外研究综述
(1)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渊源:西斯蒙第(1819)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社会成本”这一概念。他提出企业应负担失业成本,应避免就业中断并保证雇员的安全。1962年克拉克在其著作《管理成本经济学》中提出建立社会成本簿记(social cost keeping),在企业成本计算中计入社会成本,以揭示企业全部的生产成本,现有财务会计核算制度还无法实现这一目的。克拉克在另一本著作《社会经济学导论》中指出社会价值包括私人消费的效用、私人负担的社会成本。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当社会产业的产量扩大时,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认为生产者或者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带来的有益的或有害的非市场性影响。有益的影响被称为外部经济性、外部效益、正外部性;有害的影响被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外部成本、负的外部性。
(2)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20 世纪 60 年代,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
现,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国外开始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美国会计学家Daviad·F·Linowes于1968年在其发表的《社会责任会计》一文中首此提出
社会责任会计是会计在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美国会计学
教授 Sybil C.Mobley 指出社会责任会计用以整理、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
所引起的社会和经济后果Belkaoui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社会责任会计能够测算并报告这些不利影响并予以恢复。英国会计学者特雷弗·干布林在《社会会计学》一书中阐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原理、方向。日本就社会责任会计给出的官方定义是:社会责任会计是以企业和社会的相关关系为社会责任,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的会计活动。还有众多国外学者给出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社会责任会计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许多学者研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出现了一些较新的理论成果。Boman(1979)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财务绩效正相关。Freeman(198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无关获呈负相关。AriehA.ullmalm(1985)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财务绩效正相关,有利于投
资者决策,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企业更倾向于自愿披露社会责任
信息。Lundbolm(2009)选取样本公司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正相关,充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提
升企业价值、保护企业的竞争地位。Ra.Hamilton(2011)提出企业不披露或少
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会降低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上述原因,企业规模与所属行
业也是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考虑因素。Patten(1991)指出公司规模和所
属行业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两个重要影响因素。Preston(1997)认为一定
的企业规模能够保障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另外,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活动。
Caral(1991)指出政府、员工等利益相关者更关注企业提供丰富的社会责任信息。当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也与法律法规及国际组织监管的作用密不可分,
经济优先权委员会发布的 SA8000:2001 是国际上首个通行的可用于第三方认证的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促进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4)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由于各国地域、经济、文化等差
异,其履行社会责任不尽相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各有差异。
Erstst&Ernst(1971)在其发布的 500 强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中,
将这些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划分为七大类二十七小类,主要涵盖产品、环境、
能源、人力资源、公平雇佣实务、社区参与、其他等,在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产
生广泛影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NAA)(1974)提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
露涵盖四大类二十一小类,主要涉及人力资源、社区参与、产品与服务、自然
资源和环境等领域。杰佛里在《国际会计与跨国公司》一书中阐述了社会责任
会计的内容、计量和披露形式。Gray(1995)回顾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企业
社会责任信息进行分类,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包括十五类:职工、消费者、利
用资源、治理社区、环境污染和治理、慈善和政治捐赠、南非雇佣、咨询雇员、养老金、增值表、健康&安全、残疾人雇佣、雇佣持股计划、其他的雇佣问题、
其他类。Anonymos(2002)提出用增值表披露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
Heledd(2006)以全球 10 大矿业公司为样本,这些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形
式各不相同,但全部都予以披露。
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常勋(1990)首次引入“社会责任会
计”这一概念。此后国内学者围绕社会责任会计展开后续的深入研究。但多数
研究仅限于介绍国外现有文献、仅从理论角度探讨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一般模
式,与我国国情不相符,未对我国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制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
措施。
(1)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宋献中教授(1992)在其著作《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中系统的阐述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发展、理论结构、计量方法及报告模式等内容。阳秋林教授(2005)在《中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专著中全面论述了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框架、确认计量报告模式及我国社会责任会计、审计改进措施。胡承德教授(2009)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一书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其核算问题,并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及其实施和影响等问题。
(2)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田鲤如(1991)指出经济的发展会引发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从而促使社会责任会计的产生。刘长翠、孔晓婷(2006)以沪市 2002-2004 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贡献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相关,资产对社会的贡献程度较低,且企业社会信息披露不足。李正(2006)研究沪市 2003 年上市公司发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与企业规模及企业所处行业相关,规模大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且在企业经营状况较差时选择不披露。许家林(2007)在其著作中提出企业超额攫取利润会损害社会利益,企业应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过度生产,合理量化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沈洪涛、杨熠(2008)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 2002 年后与股票收益率具有价值相关性,而在 2002 年之前并无显著相关性。上述结论的得出受选取样本、研究假设、模型设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宋献中(1992)提出了社会责
任会计的六种计量手段:替代品评价、调查分析、历史成本、法院裁决、复原或
避免成本、影子价格。李正(2007)认为社会责任计量有四种方法:声誉评分法、社会责任会计方法、内容分析法和指数法,其中指数法最为可行。有关披露的内容,多数学者的分歧不大,但也尚未形成统一的披露模式。邓小洋(1996)提出企业应披露有关员工、维护生态环境、消费者、社会和本地区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葛家澎、林志军(2001)认为企业除披露正常生产经营情况,应同时披露环境治理、就业培训、反种族歧视、医疗劳保、社区治理等信息资料。阳秋林(2005)指出社会责任会计应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等信息。有关社会责任信息的内容尚未形成统一的披露体系,社会责任会计的披露形式学者们也有各自的见解。宋献中(1992)认为社会责任报告包括三种形式:简单形式的报告可以通过附注说明或在现有报表中增添新项目;中级形式是用独立报表反映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高级形式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包含社会收益表、社会资产负债表、增值表等。黎精明(2004)等认为企业通过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披露社会责任信息。阳秋林(2005)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并提出独立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披露模式,该模式以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及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为核心。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实施方案及创新点:
一、主要内容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4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
2.2理论基础
3研究设计
3.1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现状
3.2研究假设
3.3样本设计
3.4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构建
3.5模型构建
4实证分析结果
4.1描述性分析
4.2相关性分析
4.3回归分析
5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研究结论
5.2政策建议
二、实施方案
1.收集资料
在确定选题后,收集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文献资料。
2.理论准备
对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和整理,了解国内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一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进行归纳总结。
3.确定准备研究的行业
在研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者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这一方面主要选择的都是能源、化工之类的行业,研究食品饮料行业的并不多,但食品饮料行业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确定研究食品饮料行业。
3.数据采集
根据证监会对行业的分类,选择食品饮料(C0)这一行业的87家上市公司,同时剔除ST企业和2014年上市的公司,利用国泰安数据库、巨潮资讯网以及和讯财经网来收集这87家上市公司2012-2013年这两年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资料。
4.实证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以及食品饮料行业特有的性质,提出相关假设,将企业是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作为被解释变量,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财务风险、股权性质、独立董事比例、是否二职合一、所在地区经济为解释变量,来研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用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再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
三、创新点
1.目前关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行业研究相对缺乏,本文以食品饮料行业是否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这一虚拟变量为被解释变量,并提出企业规模、企业盈利、财务风险、独立董事比例、股权性质等一系列解释变量,实证检验获得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2.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2012年、2013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状况,指出我国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总体水平较低,但2013年的披露情况优于2012年。对规范食品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行为提供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