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9-09 上传会员:潘教授
分类:农业大学 论文字数:7960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一般地,多糖用于制备可食用薄膜时,常常会加入一些成膜助剂以改善其成膜性能,但也因此会影响可食用薄膜的风味和可食用性,并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本实验利用从金针菇粉中提取的金针菇多糖配置成不同液料比的成膜溶液,并以此制备可食用薄膜。研究了不同成膜溶液的流变学特性,测定了薄膜的厚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阻隔性能和电镜显微结构。此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成膜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150 (w/v)时,金针菇多糖可食用薄膜具有最好的机械性能,且其表面光滑而均匀,对水蒸气和氧气具有较强的阻隔作用。在成膜的过程中,金针菇多糖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减少,形成了β-糖苷键。本文的研究内容为金针菇多糖可食用薄膜的后续研究以及在食品包装领域中的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金针菇多糖;可食用性膜;流变性能;阻隔性能;机械性能;微观结构
目录
摘要
Abstract
1前言-1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
2.1 材料与试剂-2
2.2 仪器与设备-2
2.3 实验方法-3
2.3.1 金针菇多糖制备-3
2.3.2 薄膜制备-3
2.3.3成膜溶液的流变性能测定-3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4
2.3.5 膜厚度测定-4
2.3.6 阻隔性能测定-4
2.3.6.1 水蒸气透过率测定-4
2.3.6.2 氧阻隔性测定-5
2.3.7 机械性能测定-5
2.3.8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6
3 结果与分析-6
3.1 成膜溶液流变性能分析-6
3.2 薄膜的阻隔性能-8
3.2.1 水蒸气透过率-8
3.2.2 氧阻隔性-9
3.3 机械性能-10
3.4 薄膜的形态-11
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2
4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