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8-25 来源:网络
引言
2009年新浪博客内测的推出,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特别是微博的出现,更成为了一种媒介现象。刚开始,人们只是带着好奇心理追逐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但是微博凭借着简洁、时效性高、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以几何式的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发展壮大。现在四大微博即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逐渐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在各大微博用户抢夺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微博都采用名人策略吸引用户,但是并不是每个用户上微博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明星。
在社会交往中,微博发出的是属于自己的声音,这种声音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聚集起来才可以形成社会的声音,同时满足了人类情感的需要和精神的体验。如果说科技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制约了人们部分的话语权,那么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创造的是相对平等的精神方式之一。基于不同的利益集团主张自己的需要变得越来越明显,一旦触及政治问题,媒体就变得敏感,失去了部分话语权,因此民众表达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而微博的出现成了人们政治权利的延伸。它正承担着自由、开放以及共享资源的精神使命,赋予了每一个blogger自由表达和话语交流的平台,也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各自的观点。正式这种开放性的新型话语交流平台,使得民声得到表达或者通过微博和自己的偶像交流互动,让明星卸下光环成为普通民众,也让国家政策迅速发挥深层的传播效果,更为政府搜集民意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关于微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一种跨越了文学与传媒的文化新现象,对于其研究的学术资料也相对较少,特别是关于微博起源的界定也有多种说法。虽然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猛,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逐渐减少,而微博这种非直面交流方式却能进行互动的平台逐渐兴起,更体现了思想观念的开放性、对人的平等的追求、广大情感与思想表达空间的向往。这种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正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微博带来的改变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渗透,但是国内对于“微博偶像”的研究内容还不太成熟。
因此本文以“微博偶像”为例,从研究“微博偶像”的特征和“微博粉丝”的人群特征着手,看“微博偶像”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这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1.微博的兴起和“微博偶像”的出现
1.1微博的兴起
“博客”这个名词是2002年8月8日“博客中国”的王俊秀和方兴东共同撰文的产物,“博客”的英文名词就是“Blog或Weblog”。其定义五花八门,并且在不断更新,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说法。最普通的解释是指网上写作的一种特定形式和格式。由按时间倒序排列的文档组成的栏目,两侧通常还可以有补充材料,频繁更新,一般大量使用链接。[1]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1月发布的《第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4亿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稳步上升。同时,网民上网时间继续增加,2009年每个网民平均每周上网18.7小时。[2]由此可见,上网已日渐成为当今人们重要的日常活动之一。
在2009年9月3日继恶搞、网络流行语后,新浪微博内测的推出,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眼球,这无疑给广大网民带来了一个言论更自由、信息传播更便捷的交流互动的平台,大量观点和惊人的点击率表明微时代已经到来。有人认为微博的出现,将莎士比亚和普通人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以其更简短的语言和图片、文字等信息上传更方便见长,140个字符的限制使得原创内容爆发性地被生产出来,作为一种新兴的互动交流工具,正悄然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写着媒体的历史,在网络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微博(Micro-blogging,Microlog),顾名思义,又称微型博客、即时博客,是web2.0时代新兴起的一种集成化、开放化的互联网社交服务,它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发送不超过140个字符,也可以上传图片、音频、视频,随时与他人分享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3] 2007 年 3 月,一个名为 Twitter 的网站在埃文的策划下正式上线。网站的首页有一句很醒目的问句“What are you doing?”,博友把自己所思所做的内容以简短语句的形式回答并发布,这正是微博所追求的实时性和动态性。[4] 这是一种操作极其简便的网络个人出版形式,使得任何一位网民只要愿意,在几分钟内,都可以随时把身边的事情拍照记录下来,甚至直接通过手机发送至微博,再配以简短文字加以说明,自由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短时间内,各种评论蜂拥而至,甚至再经过一度人脉转发至二度人脉。由于分享与搜索同步化,微博的传播速度与转发功能呈现“核裂变”式的几何级数效应,这就是微博传播的放大效应。
1.2微博使用状况调查
2010年7月,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率先发布了2010年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年限统计,从不同角度深度分析了微博行业的现状与前景,为业内人士对微博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如图1)该组数据表明,在半年内,微博用户新增比例激增过半,微博行业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一份关于微博抽样的调查显示结果如下:
(仅数据和统计比例来自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viewstat/554380.aspx)
网站随机选取了199名网友,其中男性112名,女性87名,进行抽样调查:
第1题:您访问腾讯微博的频率大约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每天两次及以上 98 49.2%
每天一次 30 15.1%
两三天一次 11 5.5%
不定期 60 30.2%
第2题:您平均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是?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不到半小时 55 27.6%
0.5~1小时 53 26.6%
1~2小时 47 23.6%
3~4小时 22 11.1%
4小时以上 22 11.1%
从男女生的比较来看,使用微博样本比例接近,男性略多12.6个百分点。在第1个问题中,选择“每天上微博两次及以上”的比例最高,占49.2%,而选择“每天两次及以上”占了49.2% ;在第2个问题中,至少每天上微博1小时的比例总和却占了45.8%。
这一点足以说明微博已经成为了网民工作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并且每天花费3小时以上的样本总和已经超过了总样本的1/5,相当部分人群已经把上微博当做一种习惯,其受热捧的程度可见一斑。
第3题:您的年龄(选择区间):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18岁以下 17 8.5%
19-25 122 61.3%
26-35 47 23.6%
36-45 11 5.5%
第4题:截至目前,你的受教育程度: [单选题]
选项 小计 比例
小学及以下 1 0.5%
中学学历 33 16.6%
本科/专科 129 64.8%
硕士及以上 36 18.1%
由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使用微博的用户中以19-25岁的年轻人居于首位,其次是是26-35岁的年龄层次的人,分别占了61.3%和23.6%。
说明微博在青年人中更容易被接受,且传播得更为广泛,使用得更普遍。在受教育程度中“本科/专科”占了64.8%人,专科以上学历的样本总和超过百分之八十,说明微博在受教育程度中以“本科/专科”为主,其普及率很高,但与受教育程度并无必然关系。
1.3微博特征:碎片化,使沉默的人发声,发布便利,动态感强
微博之所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与其新兴的特性密不可分。我认为微博有以下几个特性:
1.3.1碎片化
碎片化写作,不超过140个字符的只言片语,却记录了博主的感言感悟,无须精湛华丽的辞藻,以微言大义见长。而相对于传统博客的长篇大论而言,大大降低了微博用户使用的门槛,加强了博主的大众化趋势,只需简单的言语就可传达博主的所观所感,也大大缩短了被阅读的时间。
1.3.2给沉默的人更多发声的机会
舆论的形成与大众传播媒介有直接关系,传播媒介的差异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效果。与过去传统媒体相比,网络传播的出现,使整个传播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媒体下,获取信息一直是强权机构通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做的事,比如纸质媒体和平面媒体,而且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在网络媒体下,获取信息不必通过机构,原本选择沉默的普通个体拥有更主动发表意见和观点的机会,让普通群众更能融入其中,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而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他们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沉默的人不再沉默,网络民众的观点相对于传统媒体得到的反馈意见更加全面、及时。而在微博信息的参与中,也让一些普通的网民提高了受关注程度,获得大量的粉丝的同时,也有一种满足感。微博传播信息不仅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更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1.3.3手机发布更便利
现在微博也提供了手机客户端下载服务。这样一来用户走到哪,只要拥有网络,普通民众便可以立即记录周围的事情,发布自己的微博,同时可以拍照上传图片并加以文字说明,让好友随时关注自己动态。针对性更强,便捷性更强。大S和汪小菲的婚礼就被搜狐总裁张朝阳通过微博全程转述。虽然这种做法遭人质疑,但是微博传播所带来的便捷、迅速、广泛的特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1.3.4动态感强
微博里不乏很多真实的明星,粉丝完全可以通过“关注”了解明星的真实动态。并且可以留言与偶像零距离互动,随时根据留言更新微博。只要明星注册了微博,通过搜索可以查询到博主,点击“加关注”偶像的状态可以在“我的首页”一览直接看到。不仅可以对明星的言论发表评论,而这些言论也能及时让所关注的明星偶像看见,也可以通过“私信”功能写邮件给“微博偶像”,有机会让偶像与粉丝信息聊天,也可以点击“求关注”让偶像关注自己。这种真实感和动态性甚至可以成为让很多娱乐记者发现新闻线索的最捷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