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8-09 来源:网络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来源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分析,提出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探讨了中国企业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与方法: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为企业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鼓励创新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企业要从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管理、竞争力整合、战略调整和实施核心能力动态管理等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知识管理;创新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属性
企业竞争力,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它对手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这是由美国企业战略管理专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于1990年提出的,企业组织内部的积累性知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和知识,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企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取决于企业的资源和能否具有独特性,而这种独特性为:难以模仿性、整合价值性、知识互补性和持久创新性。
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证明,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培养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如何培育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网络化,无形资本尤其是知识资本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点。企业原来以硬件管理为主件转变为以软件管理为主,从资本管理转变为人本管理。树立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服务、重视智力系统的新的管理观念。
2、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应给人才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紧紧围绕人本管理,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企业对人才的凝聚力。
3、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与储备
核心技术是企业制胜的杀手锏。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尤其是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4、建立创新机制
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求胜的法宝。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始终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企业具有一个运转良好的创新机制,对培养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创新观念、创新决策与执行机制。
5、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只有比竞争对手更早地把握知识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快的学习、适应、创新,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优势。企业文化铸造了企业精神,会使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活力。它强烈影响着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中。
6、整合要素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要重视每个方面,还要将众多因素加以整合。就如同组织中的个人,个人所拥有的能力不等于组织的核心技巧,而经过整合才能形成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它是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持久加努力的过程。
核心竞争力需要积累、积累、再积累,培育核心竞争力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经营者清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那么对于如何把这个核心竞争力培育起来,并能够将核心竞争力这一种重要资产保值增值,则是积累的过程。
三、当前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对我国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应的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我国相关承诺的逐步兑现,许多企业将感到巨大的竞争压力。
1、企业规模较小
以美国《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推出的中国企业500强相比,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的8.4%,中国企业500强的中国石油华工集团改善的营业收入相当于2005年名列美国企业的第一名的沃尔玛的26.6%。从这两组数据对比就可看出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在规模上的差距。
2、品牌竞争力不强
我国企业经过20多年的成长,虽然也培育出如海尔等一些知名品牌,但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2005年的整个企业500强与世界500请的比较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企业出口企业拥有的自主品牌不到20%,占全国出口比重低于10%。称得上世界品牌的寥寥无几。
3、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在对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500强的企业分析比较中,发现世界研究开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500强企业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移在500强企业进行,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投入为1.9亿元,只占相关企业销售收入的1.88%,我国企业自主开发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喊难形成自己独特的难以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4、管理水平低
我国不少企业虽然也有自己战略规划和经营控制体系,但战略规划的质量不高,执行的随意性大,战略执行没有完善的相关体制做支撑,经营控制体系不健全或常常流于形式。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1999年发布的《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中国在参评的46个国家中,管理竞争力排在第40位。
5、信息化建设落后
普遍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成为西方企业资产周转的重要方式。如2000年美国IBM公司通过网上解决客户的技术难题节省了7.5亿美元,在网上采购节省2.5亿美元。而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尚普遍停留在利用计算机进行集成制造和集成管理阶段,没有与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等结合起来,信息化水平的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立、力的提升。
四、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面对众多的国际经济强手,我国企业只有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上,以世界上本行业最强大的竞争者作为假想敌人,着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地位。
(一)抓紧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只得保证。我国企业无力或无暇顾及和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根源在于缺乏理想的制度保证。因此,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入开展公司制改革,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管理不对称等问题,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理想的制度资源。要一发规范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主体为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二)加大核心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从国家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开辟多种渠道,增加技术创新投入。①建立以国家拨款为主,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股的风险投资公司,支持企业技术创新。②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活跃证券市场,加大国有企业的上市力度。③国家通过注入资本金、债转股等方式,降低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增强企业的直接融资能力。
2、设立技术创新基金,造就并留住一批高水平人才;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
3、组织一批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新产品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
4、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引导和保障体系。集中支持一批对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技术开发。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引导,把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和技术引进紧密结合起来。
在我国成为WTO成员之后, 我国企业还应争取在发达国家设立研究机构, 跟踪世界科技的前沿, 并加大投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从内涵上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努力整合竞争力要素,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由不同的竞争力要素有机联系而成的整体竞争力。我国企业必须通过多种手段,努力整合构建核心竞争力所需的各种要素,这涉及到企业内部管理的许多方面。首先是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一系列配套的技术专利、技术诀窍、技术规范、设施装备和风险投资等组成,既包括硬件的相互联系,又包括软件的相互联系。企业的技术优势往往就体现在这些核心技术上,并围绕它形成独具一格的技术体系和核心产品。其次是构建组织管理体系。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组织体制和管理系统,把各种分散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集中起来,协调工作,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再次是建立完善的信息体系。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通过因特网的互动关系,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点,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向消费者提供差异产品和差异服务,形成互补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
(四)实行专业化集团化经营战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建立适应新型国际市场竞争要求的企业集团,是我国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我国企业应当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上,遵循专业化分工的规律,在世界大市场背景下开展分工与协作,实施专业化集团化经营战略,扩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比较充分、规模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领域,集中进行专业化生产,创造出低成本竞争优势。组建专业化企业集团,可以提高企业垄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的超额垄断利润。我国企业还可通过战略调整和结构重组,建立适应国际大市场竞争要求的现代企业集团,获取规模效益。企业只有在目前的核心竞争力基础上,积极扩大自身规模,开发自己的拳头产品,才能逐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塑造的核心是如何提出和统一价值观,如何规划企业的愿景,以及经历的过程以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明确公司使命和愿景,即建立共同价值观,让企业员工广泛参与、理解和接受;www.eeelw.cOM2、对企业精神正确的把握和传播,发挥企业的成长过程中重要作用;3、建立规范化的行为准则;4、创立一个独具特色的视觉识别形象。
(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既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还有助于企业在产品差异化、品牌、技术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保持持续快速的成长,最佳的策略就是:1、构筑自身的人力资源竞争能力,提升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职能与能力。2、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战略管理为指导。3、人性化的选拔任用人才。4、有效的培训机制,帮助人力资源不断的保值、增值,把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企业长治久安、保持持续的创新和竞争活力的战略工作来抓。5、建立有效的激励模式,并与合理的薪酬管理模式想结合。6、以及员工发展计划和内部升迁降级制度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人力资源保障体系。
(七)建立企业学习力的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知识的创新、积累、转移和共享。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和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等。在新的竞争时代,雄厚的资源和强大的规模并不能保证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学习的能力才是突破生存不利格局、实现永续发展的根本。
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整体竞争力,首先要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学习WTO相关知识,还要学习与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相关的 专业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等。要按层次全员展开培训,既形成经营型人才 、资本运作人才、技术创新人才等高层人才培训体系,使高层人才分别在专门培训班、大专院校、国内外知名公司等处进行培训;又形成中层以上领导干部、中层等科技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还形成基层全员培训体系,将日常考核和工资奖金挂钩,形成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迅速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还可通过知识联盟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知识联盟有助于一个公司学习另一个公司的专业能力,有助于两个公司的专业能力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知识联盟具有以下特征:联盟的各方合作关系非常紧密;知识联盟的参与者广泛;具有巨大的战略潜能等。因此,知识联盟是企业从外部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