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3-25 来源:网络
(1)国外文献: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讨,欧盟、美国等西方国家起步相对于国内来说是比较早的,现在已经深入到各行业以及各个领域当中。Jenden[1] 以为,人们研讨二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就是代理理论。许多专业人士着重研讨董事会和股权集中度这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Fama和Jensen[2]从董事会规模角度出发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高的原因是外部董事比例高;Morck[3]从股权集中度角度出发提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低的起因是股权集中度低。
(2)国内文献:我国环境会计的研讨比较滞后。吴敬琏(1994)[4],李维安(2002)[5]等领军人物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之后,2005年后关于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问题成为了会计界的热点问题。钟伟强(2006)[6]与王俊秋、张奇峰(2008)[7]从董事会人数和审计委员会的角度出发认为年报的最终监督者是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帮助提高信息披露程度;周茂全(2010)[8]则从独立董事的角度研究。因为独立董事在董事会的地位始终保持独立,不会受到职业经理人的影响,从大局思考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关于股权组成是否对披露程度产生作用。宋理升[9],叶铟[10](2008)等从国有股比例角度展开研究。他们得出国家股比例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陈澄[11](2007)却持二者之间其实并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这样的看法。法人股比例方面:叶铟[10](2008)等从法人股比例的角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其与年报发生舞弊的可能性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而对于流通股比例的影响却有不一致的结论:张洁[12](2010)从流通股比例的角度出发,对公司股权与其的关系持正相关的态度。当然,也存在与张洁观点严重分歧的观念。陈澄[11](2007)与黄志良、周长信[13](2006)就提出了与张洁截然不同的观点,他们都持流通股与其根本不存在相关性的态度;王会娟,王生年[14](2006)则持有流通股与其不相关,法人股与其相关的态度。陶晓慧[15](2010)从管理层持股比例的视角研。提出如果是管理层掌控股份,对信息披露水平质量提升是有帮助作用的。周泽将[16](2008)明确的提出了自己的反对观点,他认为如果是管理层掌控股份反而对信息披露产生负面影响。针对股权集中度,国内的专业学者曾经做过众多的研讨:徐剑通过研究连续三年的数据,提出五个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果第一股东对公司的掌控力度加大,为了保证公司正常有序的运行,他们是不会对会计披露过多限制的;另一方面且董俊豪[18](2010)经过数据分析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他认为股权集中度高,则披露出来的信息的质量就高。王俊秋、张奇峰[7](2008)等提出的观念与周茂全[8]的观念是相似的。他们都持有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通过审计委员会发挥作用的观念。
(二)研究背景
经济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观观念不断完善,在世界范围 内要求环境保护的声音已经不能被掩盖。环境问题引发关注的同时,环境信息也开始在会计信息的披露中占据一席之地。大量的专业人士开始认识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经到了需要得到全社会关注的地步。工业革命下,造成环境污染的多数是企业。从辩证的角度看,企业是环境的污染者,也可以是环境的治理者。若企业能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减少污染物排放,配合政府等相关部门及时对环境会计信进行披露。那么环境治理将不再是困扰社会发展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环境信息披露进入大众视野。社会公众对其的披露质量要求逐日提高。这对指引企业合配置资源、指引政府和人民群众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我国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等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三)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对于当代社会来说已经不仅仅是学术界的专业问题,也成为了研讨社会生态环境和协调持续发展的公众问题。我国当前在这个问题上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不断的探索。以辩证的思维来看,我们可以汲取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是无效的,那么管理者会更愿意作出信息披露。如果信息披露水平高,也会从侧面影响企业管理者,使管理者作出合理的决策。所以,二者之间是彼此促进,彼此制约,彼此影响的。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提高披露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