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1-10 来源:网络
每一个人都能明白情绪是什么,但是直到他们想开口解释这两个字的意思,才发觉这不容易做到。在人类历史中,很少有人研究情绪。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科学家和学者才开始对这个题目感兴趣。其中美国人丹尼尔·高文的相关文献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注意。
(一)情绪的解释
目前世界上研究情绪有很多,但是专家们至今都未对“情绪”二字有一致的定义。所以简单的说我们可以暂时接受为:情绪是内心的感受经由身体表现出来的某种状态。心理学上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乐。一个人有许多的情绪,我们都可以通过不同方法在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个性对人物差异也会形成影响。
(二)剧中典型人物的情绪变化
我作为这部原创剧目的导演,能非常直观的感受到演员们对角色的刻画而体现出的情绪变化。我认为这部戏能赢得观众的掌声和好评,除了优美的舞蹈和抒情的歌曲之外最离不开演员对人物的分析和设计,也就是对人物情绪的把握,通过表演将人物的情绪循序渐进,将剧目一步步逐渐推入高潮。所以,情绪的辅陈是戏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行走的太阳》中几个典型人物来举例说明。
安东尼:剧中的男主人公。在意大利学习中国文化的时候对中国的一切充满好奇。来到中国之后认识了卓玛,在和卓玛的接触中,情绪逐步发生了改变,有好感变成了怦然心动的感觉。当跟随卓玛来到她的故乡藏区后,看见藏区的落后,情绪又变得无奈,最后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成功,这时候的情绪是激动的,喜悦的。
卓玛:女主人公。一个善良的姑娘,因为一次义务劳动看到了藏区的落后。于是每年都会来到藏区看望这里的村民。高兴的带着安东尼回到藏区后,看着村里的落后一直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有了安东尼的加入使得她信心倍增,这时候情绪也就随之变化,后来面对阿玛拉的去世,情绪变得异常低落,听了阿玛拉临终前的话又重新振作起来带着村民和伙伴们继续努力。
多吉:藏区的壮青年。卓玛回到藏区的那天,开心的迎接卓玛回家,可是一看到卓玛带回来的安东尼后态度和情绪马上发生了变化,多吉暗恋着卓玛,所以对安东尼产生了不欢迎的情绪与排斥,但是后来在知道了安东尼想要改变村庄落后的情况后,对安东尼的排斥也逐渐变成了佩服与友好,最后变成了共同努力的伙伴。
肖成栋:村支书。有着大学文凭的肖成栋在村子里面当村支书,他其实很想改变村子落后的情况,奈何村长是个老古板,肖成栋实在是有心无力。但是当卓玛把安东尼带到村子里来了之后,肖成栋就看到了希望,特别是当他与卓玛安东尼协商达到了一致之后,更加有了改变村子的干劲,于是跟他们一起合作说服村子,改变村子。
村长:村里的老古板。因为没见过什么世面,脑子里存在着封建思想。在第一次看见安东尼这个外国人就对他存在着偏见,特别是在安东尼提出来要将青稞酒推向世界改革农村的时候,村长更是拒绝。当新校舍落成,村长看见了村民们的干劲,再加上村支书和卓玛的劝导,最后才勉强同意。结果看到了青稞酒真的为村里带来了利益,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后,村长对安东尼的情绪变成了愉悦和信任。
剧中的几个典型人物,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面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情绪反应。
(三)影响情绪的因素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许多,如:事件、身体状况、环境、人格特质、信仰和教育等都对情绪有影响。在本剧中,情绪辅程的过程源于剧中发生的某些特定事件,从而情绪发生了质的变化。
所有的故事都是为了激荡人类的情感,无论是喜悦、悲伤、恐惧、憎恨还是无奈,这些人类基本情感都会直接影响情绪的表现。观众乐于在故事中看到血肉丰满的角色来寻找共鸣,观众的情感体验同样可以注入故事情绪中
(四)意义
舞台人物情绪的体现和处理,是演员创造人物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戏剧文学剧本的黑色文字给演员规定了人物在特定时间、空间和情境中的具体情绪,但是这种具体规定,只是创作者的一度创作,只有通过演员的再次创造,才能把它体现在舞台上。在本次毕业大戏的排练当中,演员通过对剧本的仔细了解,以及对角色之间的人物关系进行梳理后才能去渗透其性格,揣摩角色的内心思想,从而进行自己的二度创作。演员的使命就是将角色的情绪真切,生动,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这对于角色塑造是否成功具有关键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