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5-02 来源:网络
回顾中国纪实摄影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变革中的中国当代纪实摄影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 在这发展的历史中,它为我们留下了不可计数的动人故事,并且为我们保存了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这是不可估量的宝贵财富。而纪实摄影价值取向的变化却潜移默化的改变着社会,改变了人们的意识。
每一个特定时期下的文化产物总有它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对纪实摄影文化时期进行细分,就会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有着纪实摄影特有的时代文化共通点。他们有着相同的纪实摄影观念,相似的纪实摄影主题以及近似的纪实摄影叙事语言。同时,也有着各个文化时期所特有的社会人文特点。从四五运动纪实摄影开始,纪实摄影产生变革的开端。它显现出来的摄影姿态的转换,是一种图像价值判断标准的转移。我认为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最具有意义的一次变革。并且这也是对我们所居住的社会的一个重新审视。人们开始更多的发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安稳无忧像之前宣称的稳定的社会中,而人们的这种再思考和重新审视社会的意识上升为一种整体社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同时更多的纪实摄影师也拍下了很多具有真正价值的图像。虽然当时“人文关怀”和“纪实摄影”的概念一样,中国摄影界没有真正的弄清楚它的全部内涵为何物,但仅此概念以及由此概念在摄影师心中建立引发出来的道德想象,已经足以使人们对过去那种用作政治宣传教化的图像不屑一顾,而对这一类的社会纪实图像倾力为之。 “人道主义”或者是“人文关怀”被许多人看作是一种超越国家和文化之上的人类共同的情怀和价值判断系统,它和人类的道义、良知、共同的生命价值和道德理想联系在了一起。可以说这个时期纪实摄影的带来变革的是一个道德指标和标准。
但仅用纪实摄影的这种“静止”图片的关注弱势群体并非可以真正的带来影响,真正的变革是用这种传播途径去影响国家的公共事务,显然,单凭纪实摄影是无法做到的。并且,这类以“人文关怀”为理由,以关注边缘人群和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纪实摄影”图像的大量出现和公诸于众,对中国新闻摄影行业的图像价值取向产生了新的刺激。另外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市场由卖方变为买方。如今的平面媒体,大多从事业单位转型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原来那种单项传播无需考虑销售的卖方市场已经转换为围绕受众为中心,迎合受众口味的买方市场。作品的发表或出版必须要经过市场的先期考察,纪实摄影作品要成功推出,必需要考虑市场价值。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电视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受众从传统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分流,世界范围内平面媒体在为生存担忧,以报道摄影和纪实摄影闻名于世的《美国生活》杂志于2007年4月20日《生活》的再次停刊,为平面媒体的发展敲响了警钟。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诸如《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知名媒体开设了报道摄影专版,与此同时水涨船高大批成熟的报道摄影专题为纪实摄影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创作和传播氛围。然而最近两年,上述多家媒体的摄影专版逐步被取消,比如《法制日报》将原来每周一版的摄影专题版变更为配合应景发表的机动版,更多的将珍贵的版面让位给广告和快餐式的消息。北京影响力最大的早报之一的《京华时报》2007年初就开始筹划摄影专题版,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无法完成,默认为流产。原因之一是自负盈亏经营模式下,摄影记者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严格的工作量考核使得记者们不可能有足够的精力深入生活进行长时间的拍摄,另一方面在专题版面和广告发生矛盾时,往往广告处于上风,市场化压制了专题摄影的发展。
不仅这一个问题,很多从事纪实摄影领域的人才流失,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职业的纪实摄影家没有出现,纪实摄影在中国缺乏稳固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基础,摄影领域人才流动比较频繁,老摄影家转型,80后的中国纪实摄影观念研究新生代还未接轨,导致纪实摄影领域出现青黄不接的阶段。胡武功、顾铮等一大批八、九十年代非常活跃的纪实摄影家们陆续转入理论研究层面_,很少再从事拍摄;像刘铮等一部分摄影师退出纪实摄影圈,转入其他类型的影像创作:还有一部分甚至退出了摄影圈,转入其他行业。80后的从事摄影的新生代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大多投入见效比较快的商业、新闻、艺术观念领域的摄影创作,真正进入纪实领域的少之又少。
纪实摄影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它不但自我完善也对社会发生着影响。中国纪实摄影在新世纪的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