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免费论文 更新时间:04-23 来源:网络
本文所涉及到的是以时间为划分依据,讨论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节庆活动作为传统习俗的最直接客观的体现与传承手段,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是文章主要关注点,如何将传统的文化优秀内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并且使自己得以一脉相传历史得以延续,同时为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发挥出其特有的精神动力作用,值得每一个去考虑、深究。
1传统节庆的发展简述
节日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她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长期的时间考验。有意思的是我国大部分的节日都与神话、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脱不了关系。最早的文献资料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另一方面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以农业经济为支柱的国家,农业在社会发展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气候的影响制约,因而一年四季中节气的划分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须。比较完备的四季划分在战国时期形成。另一方面,节庆活动都无所例外的带有诸多的崇拜,大部分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包含着诸多落后的封建迷信成分,此外传奇失真的神话故事也给一些传统节庆活动披上华丽迷人的形式,宗教信仰,对历史上特定人物的缅怀祭奠也是众多传统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之一。
在节庆的流传方面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扶持引导,通过节庆时期规律的庆祝狂欢来强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从而不断加深人们的节日观念。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我国古代对知识分子的敬重,文学作品对节庆的宣扬增加了这些传统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也使得其更利于民间的传播。综合来看,传统节庆活动包含的不仅仅是为人们接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同时也包括了诸多的文学成就和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节庆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春节的历史发展和存在问题
毫无疑问,春节是我国最重要也最为隆话中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她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都是其他节事活动难以比拟的。春节的传统可追溯的历史在四千年前,汉初以前各个朝代对春节的日期规定是不一致的,太初元年始,武帝定下以夏历(农历)正月为岁首,作为春节的指定日期,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一直延续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采用公历计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1]。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孝道的国家,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所以在春节这一天,所有的家庭成员必须都要回归家庭,或者说家族更为贴切,家族中的成员一起庆祝这一团结欢乐的时刻,分享经济的富余,也展开对即将到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目前春节主要的问题包括这几方面:首先是,节庆仪式的淡化。传统的春节家族中的所有成员要回归家庭,合家团圆庆祝。但现实情况是对绝大多数在外工作的人群来说确是一个极难完成的奢望,春运时期的一票难求,交通问题阻挡了大部分人归乡的渴望;其次是商家的过度炒作,尤其是年夜饭的市场宣传,商业化严重转移了人们过节的心理诉求;不仅如此,春节当中的一些习俗也面临着现代社会的批判,审视。首当其冲的就是烟花爆竹的燃放对环境的污染,都烟花爆竹的简单禁止只会让普通民众感到无所适从,缺少合理的替代举措来强化节日的存在感。其他的诸如拜年,守夜,压岁钱等传统庆祝方式也在慢慢从春节之中消逝。以春晚为例,春晚始于1983如今已成为春节的重要庆祝形式之一,近年来春晚的收视率却呈现不可阻挡的下降,耿文婷老师在其《春节联欢晚会的理性省思》中提到过“春晚在时间上有其无可比拟的时间性—除夕夜:时间的存在形式可划分为日长时间和神圣时间,节日就是处于心理上的神圣期间段”当春晚成为一个文化符号之后,它的弱化很大程度上是对整个节日的稀释,特殊时间按段的神圣感淡化将直接导致节日核心思想内涵的丧失[2]。伴随着春节传统的庆祝仪式和习俗的淡化,春节的核心文化内涵也处于商业化的严重破坏当中,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春节这一传统节庆活动在当下社会的尴尬处境。
2.2中秋节的历史发展和过度商业化消费趋势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的传承下来的就是团圆[3],家族血缘的维系和人际关系的尽心维护方面。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而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中秋节是我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每每这一天,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精彩绽放,从南国的舞龙灯、划旱船、赛龙舟,到北国的玩花灯、猜灯谜、赏明月、吃月饼、举火把。
然而,随着社会进入了高效率、快节奏的物化时代,中秋节一度被商业文化包围,也一度过度被物化。比如,代表中秋节标志的月饼,一度藏污纳垢成了官僚腐败的“信物”,中秋节的走亲访友也重利益轻文化,纯洁的中秋圆月被不纯洁的心灵污染的“月朦胧,人朦胧”,邻里之间也失去了往日的亲情交往,传统的万民齐聚过中秋也成了“独自的中秋独自过”,中秋节只见万家酒肉香,不见文化大放光,中秋节越来越透支节味,显得越来越没有生命力。简单说来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政策的弊端,中秋节完全沦落为商家是市场促销手段,同时更令人担忧的是节日送礼攀比这一不好的社会风气也在瓦解着中秋节原本该具有的内涵,传统的中秋情结遭到极大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