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04 上传会员:糖糖不爱吃糖
分类:文史类论文 论文字数:10517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 毕飞宇的作品凭借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容和精炼的语言,形成了特有的写作风格和创作追求,从而在当今文坛上脱颖而出,逐渐受到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关注。
本论文选择了毕飞宇的小说中两本具有代表性的中长篇乡土小说《平原》、《玉米》和短篇《哺乳期的女人》作为研究对象,从文本细读入手深刻挖掘从毕飞宇的笔下乡土世界,结合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特色,将其笔下特殊年代---“文革”时期和特定地域----“王家庄”、“断桥镇”苏北农村风情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到毕飞宇与众不同的乡土世界和其价值追求。
毕飞宇的创作中用冷静的目光,选取了文革背景中的人物百态,将男权和政治权力二者有机结合,批判了乡村世界中的愚昧思想,从而体现出人性以及人物命运的深沉关怀意识。
【关键字】乡土世界; 毕飞宇; 乡土情结; 人文关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毕飞宇乡土世界的呈现-1
(一)浓郁的苏北地域风情-1
1.“王家庄”的自然风光-1
2.“断桥镇”的市井风情-2
(二)权力钳制下的众生相-2
1.村庄的男性掌权者-2
2.村庄的外来者-2
3.村庄的女性弱者-3
(三)斑斓的地域习俗-3
1.婚丧嫁娶-3
2.日常交往-4
二、毕飞宇乡土情结的缘起-4
(一)漂泊里的童年-4
1.因困惑而生的虚无感-5
2.疯狂和无序下的恐惧感-5
(二)复杂的青春旅程-5
1.青春期的迷失感-5
2.摸索中的独立意识-5
(三)社会大转型-6
三、毕飞宇乡土意识的追求-6
(一)特殊历史下的乡村挽歌-7
1.批判封建迷信思想的愚昧-7
2.控诉极左政权下人性的异化-7
(二)深沉的人文关怀-8
1.对男权迫害下女性命运的关注-8
2.对阶级压迫下人格尊严的呼唤-8
结语-9
参考文献-10
文献综述-11
致谢-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