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04 上传会员:糖糖不爱吃糖
分类:文史类论文 论文字数:17982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当前写景散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基本思路是内容情感性解读,即通过文本内容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解读模式弊端有三:首先,它混淆了“文学”与“非文学”,即情感内容性解读违背了文学的独创性、个性化表达的基本特性;第二,它混淆了写景散文的“表达之美”和“对象之美”,即情感内容性解读将写景散文的阅读目标指向了外在的情感思想,忽视了文本内部表达的独特性;第三,它混淆了写景散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即情感内容性解读将写景散文和其他文体解读成同一的思想与情感,无法比较不同文本的独特文学味。为扭转当前写景散文阅读教学的唯内容唯情感性的课文解读思路与模式的恶劣影响,本文对内容情感性解读进行重构,以期把写景散文的阅读目标由“说什么”转向“怎么说”与“说得怎么样”,引领学生体验其表达效果,并实现迁移写作,让学生真正在教材这个“例子”的学习中提升阅读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写景散文;内容情感性解读;审美性教学解读;反思与重构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 言-1
一、写景散文解读模式研究-1
(一)教参解读-1
(二)阅读教学中的解读-2
二、内容情感性解读模式之反思-4
(一)混淆了“文学”与“非文学”-4
(二)混淆了写景散文“表达之美”与“对象之美”-5
(三)混淆了写景散文与其他文体之间的界限-6
三、写景散文解读模式之重构-7
(一)语言呈现-7
(二)描写技巧-8
四、 写景散文解读实践-10
1.空间拆解-10
2.点面结合-11
结 语-13
参考文献-14
文献综述-20
致 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