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2-04 上传会员:糖糖不爱吃糖
分类:文史类论文 论文字数:14019 需要金币:500个
【摘要】“席勒式”是1859年4月马克思在写给拉萨尔的信中,点评其历史剧作《济金根》时提出的概念。我们知道,尽管马克思认为“席勒式”是一种违反文学规律的创作倾向,但马克思对于“席勒式”的批评却并不是对其作品的全盘否定。至于马克思为什么会凭空提出“席勒式”这一概念,“席勒式”在文学创作上到底是怎样的表现,席勒的整个创作生涯是否都不离“席勒式”的倾向等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通过对以席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的研究,对以上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探讨上述问题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思想,而且对于全面认识席勒及科学客观的评价“席勒式”也不无裨益。
【关键词】席勒式;莎士比亚化;创作倾向 ;斐迪南·拉萨尔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席勒式”的提出-1
(一) 什么是“席勒式”-1
(二)“席勒式”提出的社会背景-2
(三)提出者对“席勒式”的态度-3
二、 席勒生平经历对“席勒式”的影响-3
三、“席勒式”在席勒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4
(一)席勒早期作品-4
1.《强盗》:非“席勒式”创作的典型-4
2.《阴谋与爱情》:“席勒式”的初显-5
(二)席勒中后期作品-7
1.《唐·卡洛斯》:“席勒式”的发展-7
2.《威廉·退尔》:“席勒式”的典型体现-9
结语-10
参考文献-11
文献综述-12
致谢-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