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13 上传会员:箐箐老师
分类:文史类论文 论文字数:14223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基层区划之演变深刻影响其乡村社会的治理与运作。隶属于高州府的信宜县与其他地区相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因而在基层区划方面有其特殊性。清代信宜县以下的基层区划历经了三次演变,分别为清朝前期的都(围)→堡→乡社、中期的堡→甲→会、后期的堡→甲。堡(围)→甲是其比较稳定的区划层级结构。这一结构极具地域性,是清代信宜县保甲制度治理其乡村社会的功能在空间运作上的体现。信宜县的保甲组织在编查户口、征收赋役和加紧兵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填补了知县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不足。特别地,保甲组织借助区划设置使其能够合理地配置于相应的地域空间,有效促进县政府把控制力拓伸到基层,从而发挥治理基层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清代;信宜县;政区地理;基层区划;乡村社会治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1
(一) 研究目的-1
(二) 研究意义-1
(三) 研究现状-2
(四) 研究方法-4
二、清代信宜县建制沿革与地理环境-4
(一)信宜县建制沿革-4
(二)信宜县地理环境-5
三、 清代信宜县基层区划的演变过程-7
(一)信宜基层区划的变迁-7
(二)信宜基层区划的特征-10
四、政区维度下的信宜乡村社会治理-11
(一)知县基层管辖权及其局限-11
(二)保甲组织的基层管理功能-13
(三)保甲组织的地域空间配置-16
结 语-17
注 释-18
参考文献-20
致 谢-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