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8-13 上传会员:箐箐老师
分类:文史类论文 论文字数:15716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给当时社会带来深远影响。社会舆论对此主要有三种趋向。前期舆论对废科举拍手称赞,认为是兴国救亡之策。中期舆论却一反常态,对科举制度大加赞美,认为废科举断绝了知识分子的出路。后期舆论则辨证看待,对科举制度的存废进行理性分析。在不同社会舆论背景下,知识分子群体重新审视自我,主要选择入读新式学堂、出国留学、从事教育、投笔从军等方式,为自己谋求新的人生出路。但是知识分子所选择的出路大多着眼于城市谋生,他们涌进城市后不愿回乡服务。知识分子的单向流动,导致乡村社会人才日渐流失,乡村师资严重缺乏,以致于乡村教育事业日趋落后。整个乡村社会呈现一派凋零残败的景象,中国城乡差距自此拉大。
关键词:废科举;知识分子;出路选择;乡村社会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1
(一)研究目的-1
(二)研究意义-1
(三)研究现状-1
(四)研究方法-3
二、科举制度废除后的社会舆论趋向-4
(一)前期社会舆论趋向-4
(二)中期社会舆论趋向-4
(三)后期社会舆论趋向-5
三、科举制度废除后知识分子的抉择-6
(一)出国留学-7
(二)入读新式学堂-8
(三)从事教育-10
(四)投笔从军-11
四、科举制度废除后对乡村社会的影响-12
(一)对乡村社会教育事业的影响-13
(二)对乡村社会人才流向的影响-14
结语-15
参考文献-17
致谢-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