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3-15 上传会员:墨宝轩
分类:教育理论 论文字数:13130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丹麦模式是以普惠主义为导向的福利国家模式,其背后阶级关系结构和社会的力量组成都对这一福利国家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丹麦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普惠主义的社会政策主要得益于农民的支持,在现代社会的建设中,农民阶级是一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理解丹麦农民的特征是解释丹麦福利国家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工业化社会的进程中,丹麦农民非但没有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丹麦农民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并且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农民政治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得在丹麦国家福利体制的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并使得这一体制在现代福利改革中保持活力,进而推动了丹麦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丹麦; 农民阶级; 政治意识; 福利国家;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引言·4
一、丹麦农民阶级政治意识产生的根源·5
(一)农业社会“人民之家”的价值共识5
(二)工业化潮流下丹麦谈判妥协机制的确立及其对协商民主的影响·6
(三)宗教对农民阶级固有文化观念的影响7
(四)丹麦民众中学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孕育·8
二、丹麦农民阶级政治意识的逐步提升·9
(一)18世纪至19世纪丹麦农民政治意识的萌芽和初步发展展·9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丹麦农民政治意识的成熟10
三、丹麦农民政治意识对福利国家创设和发展的影响10
(一)工业化背景下农民政治意识与丹麦农业的现代化的联系· 11
(二)农民政治意识推动丹麦福利国家的创设和发展12
(三)农民阶级的政治意识对福利国家创设发展的借鉴12
结语12
参考文献14
致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