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7 来源:网络
1、选题背景(含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与意义。
选题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及海外投资愈加频繁,同时,作为海外直接投资载体的跨国公司随之得到迅速发展,这种经济发展形式要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力。在这种国际经济背景下,加上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跨国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已经分布在全球186个国家或地区的各行各业中。但是,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由于起步晚等原因,存在着区位选择不当等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及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不足的矛盾之下,研究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区位选择问题对于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幅度加快,2014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创下1231.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同比增长14.2%。自2003年中国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连续12年实现增长,2014年流量是2002年的45.6倍,2002-2014年的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7.5%。由此可知,对外投资已然成长为我国经济增长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对我国企业在外投资有重大影响,所以相关的研究比较多,综合起来主要是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背景下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背景下区位选择因素研究
杨大楷、应溶在《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中说到在分析中国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后,建议并且认同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向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鲁明泓在《国际直接投资区位选择决定因素》中提出了要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进而分析和检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他分析的结果显示,东道国的经济发展规模、地理区位、通货膨胀以及政策制度等经济、人文、政治因素都与区位选择有直接关系,这些都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提供实用性指导思想。
邓宁(J.Dunning,1977)认为区位因素是决定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它不仅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而且也决定了它们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国际生产活动。
程惠芳、阮翔在《引力空间模型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中通过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所存在的问题,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东到国家的经济规模总量、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对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是正面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求出样本国家与我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引力系数,再次使用引力系数,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他们提出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首选为亚洲国家,第二是欧美国家。
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背景下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区位因素研究。
毛蕴诗、汪建成,在《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说到区位因素的引入扩大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投资活动的解释能力,而且区位因素同其他理论组合,能够解释更复杂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
胡博、李凌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发达国家以较高的科技水平表示的资源禀赋与两国间投资流量显著正相关,而这些国家的市场因素对投资的作用不明显:那些市场规模与潜力大,且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或更低一些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市场导向型投资很具吸引力。
Cantwell和Tolentino在中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投资行为,并提出技术累积--技术改变的理论,从技术累积出发解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投资行为,从而把对外投资动态化和阶段化。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提高与其国际直接投资累积增长相关联。发展中国家应首先在周边国家投资,累积海外投资经验。然后从周边向其他国家扩展直接投资。最后,在经验累积的基础上为获得更加复杂的技术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
陈秋敏在《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中认为发展中国家企业的竞争优势可在对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形成,并且在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获取特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三、“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背景下的所面临的机遇及对策研究。
刘冀生、石涌江在《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通过宏观、中观、微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全球化战略理论,利用中国制造中心崛起创造的良好发展平台,站在知识管理、政府支持和吸取国外跨国公司经营的经验教训角度,为中国企业创造跨国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发展战略及实践性建议。
邵祥林在《“走出去”跨国经营:中国经贸强国之路》中采用两阶段寡头博弈模型,对不同目标驱动下的跨国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活动进行研究。同时,将比较优势理论同竞争优势理论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系统地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应采取的基本战略,在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借鉴竞争优势理论加快提升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鲁明泓,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决定因素[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大楷、应溶,我国企业FDI的区位选择分析[J],强国之路探索,2003。
[3] Dunning,J,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perprise,London,Allen and Unwind,1981。
[4] 毛蕴诗、汪建成,日本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与区位因素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4。
[5] 程慧芳、阮翔,从引力空间模型看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J],国际金融,2004。
[6] 胡博、李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基于投资动机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3期。
[7] 刘冀生、石涌江,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新华出版社,2003年。
[8] 邵祥林,“走出去”跨国经营:中国经贸强国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9]盛毅 余海燕 岳朝敏.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内涵特性及战略重点综述.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1期Cantwell、Tolentino,Technology Accumulation and Third World,Third world Quarterly,1983。
[10] 陈秋敏,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思考,经济研究,1998。
[11]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数据(FDI)网站:http://data.eastmoney.com/cjsj/fdi.html
研究意义: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东西部地区差异大的特点使其同时具备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特征。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中国经济、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以往经济学家的研究中,涉及到研究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少之又少,甚至是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的也不多。所以,许多学者一直想分析的是哪些因素影响着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区位分布。这不仅是从微观上给对外投资企业以指引,更丰富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
2、选题研究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研究方法:
1、文献归纳。对既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文献梳理,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细致分析欲研究的问题,进行模型构建与理论提升。
2、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想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绩效影响进行研究。
3、总结归纳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和国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研究分析,取其有点,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研究,论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剖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内涵,概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现状,并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四)研究方法及本文创新点。
二、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
(一)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内区域来源分布、规模及其流量变化。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流向现状。
(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特征和存在问题。
三、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主要因素。
(一)东道国区位优势。
(二)我国企业本身因素。
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策略与建议。
(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国际经验。
(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五、结论与思考
3、研究条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期结果。
研究的条件:
1、通过互联网了解作者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获得有效数据。
2、通过书店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和学术期刊,获得可供参考的资料。
3、通过相关单位在生活中进行观察和调查,获得有效的资源。
4、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与论文相关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知识尚显不足,需要进一步细化专业知识。
2. 撰写论文过程中,研究思路出现暂时不清晰,需要深入思考。
3. 一定程度上,缺乏论文撰写经验,延缓研究进度。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分布现状与问题
2、提出改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对策与建议
预期结果:
顺利完成本次论文,并对论文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优化,并提出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