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4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国崛起,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人对英语这个沟通中外的交流载体的重视度可谓是有增无减,英语已成为贯穿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然而,学好英语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容易。作为汉藏语系中的重要一支,汉语和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英语存在很大差异,英语这门课程也着实为难了很多中国学生,尤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中国学生认为英语写作相比较其他基本技能而言最具挑战性,最具难度。而对外交流又恰恰是通过英语写作和翻译来实现的。写作是一项融合了大量语言输入和写作技巧的过程,中国学生之所以觉得英语写作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汉语思维和汉语语法的介入,换言之,就是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他们总是下意识地用汉语思维来写英语文章,即先用汉语构思全文,然后翻译成英文,所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很多词汇,句法,语用,篇章层面上的错误,读来“四不像”,十分令人费解。
语言迁移也叫做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其成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至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从历史背景来看,语言迁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到60年代,语言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和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为主义语言学习理论联系在一起,成为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受到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的影响,许多语言学家对对比分析假说和语言迁移理论纷纷提出异议,行为主义的语言学习观抨击,语言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被贬低,它与行为主义语言学习观一样受到冷落;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语言迁移再次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它被视为语言学习中的一项重要策略,一个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语言迁移一般被分成语言正迁移和语言负迁移。正迁移是由于第二语言与母语在某些习惯上用法相近,于是学习者给出了正确的语言表达;而负迁移是由于第二语言在用法上与母语有所区别而导致的错误的语言表达。
写作是综合了选材,组织内容,谋篇布局以及阐明观点的过程,要求用语言层面上有效的表达贯穿句子,段落和篇章。在我国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英文作文中,由于母语负迁移导致的错误比比皆是。近年来,很多中国学者在母语负迁移领域的研究中卓有成效,研究了导致汉语负迁移现象的原因,汉语负迁移现象的特征,影响以及针对汉语负迁移问题的解决方法。
课题研究目的:
尽管英语学习已经陪伴了一名中国大学生至少九年时间,中国大学生们任然将英语写作视为一项负担。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母语中文的影响。由于差异较大的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中文作为东方汉藏语系的重要一支,与属于西方日耳曼语系中的英文有着天壤之别,无论是词汇,句法,语义还是篇章层面。由于汉语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心中已是根深蒂固,他们总是下意识的用中文思维思考英语问题,所以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几乎不可能彻底消除,只能尽量更多的规避其影响。
近几十年来,语言迁移成为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中的热点话题,国内外语言学者开展了大量关于语言迁移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丰硕的研究成果。
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对58篇南京晓庄学院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试图找出母语负迁移在英语专业大学生写作中的错误分布,错误原因,基于此提出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规避母语负迁移的策略,帮助英语学习者写出更为“原汁原味”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