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13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电影作为重要的的文化载体和娱乐方式,也成为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此后,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电影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成为了解和学习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电影事业蓬勃发展,为了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每年都会有很多国外电影作品在国内影院上映,同时也有很多国内大片走出国门,传播我国的文化与传统,而最先映入眼帘就是电影的片名。由于电影片名具有浓缩电影内容主题,表现电影内涵,传达电影信息和吸引观众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电影片名对电影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片名的翻译能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直接影响到影视片商的经济利益。一个好的片名能为片商带来巨大的潜在的经济利益。因此,影视片名的翻译并不容易,至今在翻译界没有相对完整的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就目前的电影片名的来看,有的地方由于地域文化差异,不同的地域翻译并不相同,并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译名混乱的现象,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
奈达在20世纪60-70年代首次提出 “ 动态对等 ”(Dynamic Equivalence) 的概念,并且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突出了“内容第一,形式第二”的翻译思想(Nida,2010:10)。他认为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然而“动态对等”概念引起了不少的误解。接着,他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一书中,对“动态对等”进行了深化,提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概念,即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映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Nida,1996)。自从奈达理论于 80 年代早期进入中国以来,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就成了讨论的热点。奈达理论极大地影响到中国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并直接或间接地为中国的译学建设作出了贡献。梁爽指出翻译是从一种符号到另一种语言符号的再创造活动。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梁爽,2012)。不可否认,当前片名在意义转换的过程中,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但因各个译者自身水平、经验、审美观点不同,译名质量自有高低之分。因此片名对影视来说,就如一双眼睛,有助于观众了解影片的内容。吕晶晶认为电影片名翻译不仅仅局限于某种语言操作或语言活动,而是一种以语言为中介的双语互动或文化互动现象的翻译(吕晶晶,2011)。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代表,他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中国译者有重大影响及指导意义。他认为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在电影片名翻译实践中,译者应灵活运用音译、直译、直译和音译相结合和调整法的翻译方法,以期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影片的信息,使观众能从中了解影片信息,引起观众的观影欲望。焦云侠认为要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电影片名英汉的翻译工作。译者可以根据受众对待事物相似的反应和生活经历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中英两国文化的相似之处也有助于译者从源语中找到与目的语相对应的,对等的表达。电影片名的翻译良莠不齐。并且公众对衡量片名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准莫衷一是。此外,在电影片名的翻译的领域中,也似乎没有可以用到翻译实践中的理论。电影片名有其独特的语言艺术性和文化传播功能,再加上民族,社会文化的差异,使片名翻译达到完全对等是很难做到的(焦云侠,2010)。因此,片名翻译不应只恪守字面意义上的对应,应该是一个追求功能对等的再创造过程。根据“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片名翻译可以采用音译法、意译法、音译合译法和创造性译法等。随着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国内外的文化经济活动也日益增加,大量外国影视作品涌入国内市场。同时,国内影视作品也涌入到世界各地。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渐感受到电影在了解各国文化传统,艺术交流方面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片名翻译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把外文片名译成汉语,基本上是由中国译者来完成的,目的是激起中国观众观影的兴趣。一个好的片名叫人听了之后产生一种强烈的观看欲望,能带给人一种心领神会而又难以言传的意境,能起到与原片名对等的功能。要做到这一点,王箐,刘慧君认为在文字转换过程中,应切实保留原片名的信息价值、审美价值、宣传价值,达到功能对等。使片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以便提高上座率(王箐,刘慧君,2007)。
课题研究目的:
电影片名在整部影视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电影构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片名翻译已成为经济文化全球化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运用不同的手段方法,翻译出一个好的片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翻译片名时,就必须让译文与原文达成功能对等。本文的研究希望通过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片名汉译中的应用与分析,通过实例归纳了片名汉译的基本方法,使片名的汉译能够更直观的被观众所了解,从而激起人们的观看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