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01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研究首先兴起于美国。许多学者把爱德华.霍尔在1959年出版的The Silent Language看作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之作。20世纪70年代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成果体现在对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80年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对当时的外语教学与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有关中西文化不同方面的差异研究逐渐增多,禁忌习俗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弗雷泽(1987)的著作《金枝》就从世界各民族的原始信仰的丰富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列举了很多禁忌现象,总结了禁忌现象的起源都与巫术有关。 中国对禁忌习俗研究最早是建立在民俗学的基础上,如曲彦斌(2004)的《民俗语言学》介绍了语言中的禁忌现象以及民俗现象与语言现象的密切联系。这本书从民俗学和语言学的角都解释了语言禁忌的民俗特征。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涉及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等。《文化与交际》(胡文仲,1999)一书是当时研究成果的一个代表。该书用相当篇幅介绍了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进入21世纪,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热点集中在语用失误、修辞、经贸领域,特别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本论文试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基础,结合禁忌习俗文化,辅之以应用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文化学等学术成果,尝试着总结归类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存在的不同禁忌习俗现象,并积极探求这些不同禁忌习俗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
课题研究目的:
研究跨文化交际及禁忌习俗的相关论文或者著作多从理论研究入手,其中都曾提及到禁忌习俗差异,并列举了一些现象来证明差异的存在,但过于零散不成系统。有涉及的也仅限于点,并没有从跨文化交际这个角度进行全面的论述,也并未追根溯源。从西方学者或专家关于禁忌习俗文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关于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禁忌习俗这一研究大多属于文化或者民俗的研究。本文试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跨文化交际这一角度出发,针对中西方禁忌习俗现象差异背后的根源进行解释和论述。进而解释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交际失败等的原因,促使跨文化交际的顺利、成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