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2-01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墨裔美国人是美国少数族裔人群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作为西语系民族,他们的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有很大差别,并且不仅在文化上,在社会认同上他们也处于边缘地位。
桑德拉·希斯内罗丝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西语裔女作家之一。作为墨西哥移民的后裔,她独特的身份特征及成长经历使她的作品充满了对贫穷文化压迫,政治地位及女性身份的关注。《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她的代表作,作品通过少女埃斯佩朗莎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生动地描述了芝加哥移民社区里西裔移民群落的生存状态。这部作品在发表一年之后便获得了前哥伦布基金会颁发的美国图书奖,后来又被写进美国大中小学课本,成为美国当代最著名的成长经典。
这本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希斯内罗丝的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有关,讨论希斯内罗丝小说中所展示的族裔、性别、生态、等交织在一起的后现代主义问题,在今天看来仍有新意。Kelly Wiseman就认为少数族裔女性文学的特点与其作者的独特成长背景和社会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有很大关系。近十年来,中国开始对这部著名的成长小说进行分析和解读。韩沐霏在《异族灵魂的特殊成长与抗争》中认为书中主人公用梦想构筑房子,用稚嫩讲述沧桑,以清淡笔墨展开了对种族、性别和身份等问题的思考和追问。“与男性成长相比,族裔女性所要承受的考验则更为严峻,她们在忽视与争取的抗辩之时,在追求与选择的转换之间,在得到与失去的交替之中,体验着成长的美好与不易。”张莉、富申英在她们的《奇卡纳女性的空间诉求——评<芒果街上的小屋>》中提到“这部小说不仅描摹了奇卡纳女性现实中居住的家庭社群空间,而且前所未有地设计出了一个专属于奇卡纳女性的理想空间,这个空间既是女性个体的创造空间,又是具有社群意识的集体空间,它的构建体现了以奇卡纳女性为主导的两性和谐共存的新社群意识。”而徐世超在《浅析<芒果街上的小屋>的女性主义思想》中认为埃斯佩朗莎在芒果街上的成长是她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她对房子的渴望就是对自由的渴望。
以上研究给我提供了许多参考价值,本文从小屋的象征意义角度入手,通过对芒果街上实际存在的小屋,以及主人公埃斯佩朗莎梦想中小屋两方面意象的分析,表明这两所房子伴随着主人公的成长和身份认同过程,分别象征着墨西哥少数族裔的边缘化地位和摆脱他者的抗争,说明终有一天,通过她和本族裔人的努力和反抗,梦想的小屋会成为现实,并且会成为本族裔的文化生长延续的新空间。
课题研究目的:
《芒果街上的小屋》近年来引起了我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大多从成长、生态、族裔身份、女性主义等方面进行研究。虽然,有几位研究者关注到了小说的“房子”意象,但多是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作为本书的核心意象,了解“小屋“的象征意义是深入把握小说内涵的钥匙。本文通过对现实和梦想中房子的意象做分析,根据主人公埃斯佩朗莎的下层贫民,少数民族与女性的三重边缘身份,表现出主人公追求房子的过程就是对改善物质生活,种族平等与性别平等的过程,讲述拉丁美裔移民及他们后代的艰辛生活,尤其是族裔女性们在夹缝中生存的不易。房子对于她们尤其重要,因为房子意味着她们拥有经济的独立,身心的自由和身份的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