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1-29 来源:网络
课题研究现状: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 1856-1950)是世界闻名的爱尔兰剧作家。他的思想深受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与尼采的影响,这种艺术应反映社会问题。萧伯纳在文学创作早期,遵循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猛烈抨击中产阶级的愚蠢,势力及残暴。19世纪90年代,萧伯纳转向剧作,开始时只是评论戏剧,后来为舞台写剧本,他是新的时事评论剧缔造者。萧伯纳的剧本是其对社会的批评,他常在剧本中用讽刺的话语去刺激读者,使他们有所警觉。萧伯纳的文学创作始于小说,但最突出的成就则是戏剧。自1885至1949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萧伯纳共完成了51部剧本。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在1925年萧伯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他被称作是“创作的最高峰”。
萧伯纳的戏剧《卖花女》又称《皮哥马利翁》(Pygmalion),剧作中女主人公伊莉莎(Eliza)的创作原型为神话作品中的少女雕像,其中剧作内容的创作也受该部神话作品的影响。透过萧伯纳的文笔,女主人公伊莉莎在希金斯(Higgins)的包装下从一个满口土话、肮脏的卖花女转变为一个端庄、令人称羡的贵族小姐,希金斯就像神话中的爱神赋予伊莉莎新的生命,让其享受了来自社会身份转换的喜悦与梦幻。《卖花女》创作于1912年,1914年首演于英国,属于作者前期的作品。当时英国国内出现了暂时稳定和表面繁荣的景象,然而这种繁荣由于70-80年代的经济萧条和危机很快结束,并加速了阶级间的矛盾,同时它也面临着国内两极分化。英国上层人士既要保留自己体面的生活确又对自己的自信心与稳定感有所动摇。这一时期创作的《卖花女》深受欢迎,并被搬上荧幕拍摄成电影《窈窕淑女》。
国内外已有众多知名学者对《卖花女》从戏剧的艺术效果角度,语言学角度,社会学角度等诸多视角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恩格斯在1892年提到萧伯纳是“充满矛盾的纯文学作者”,他“作为纯文学作者,有才华,有智慧;但尽管他诚实不追求名利,然而作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家则一无是处。”列宁评价萧伯纳为“沦为费边主义的好人”。这两句话都是作为评论萧伯纳的生活与创作的指导思想。Eric Bentley曾在1957年发表Bernard Shaw一书,从作者的生平、经历角度分析了《卖花女》这一作品,认为其《卖花女》是戏剧大师萧伯纳所著的一部名剧,它酷似灰姑娘这一古老的童话故事。但不同于传统灰姑娘的被动,剧中女主人公伊丽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期盼,主动勇敢地寻求内心独立和平等关爱,她是灰姑娘原型的创新和飞跃。
在萧伯纳与Sandie Byrne 合著的George Bernard Shaw’s Plays(《萧伯纳戏剧》)中,作者本人也对《卖花女》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过全面的解析说明。而在我国,对萧伯纳戏剧的研究历经多年的发展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有众多研究者分别从语言,语体,思想流派等多种不同的视角分析过Pygmalion。
杜秀红曾在2011年于《青年文学家》上发表《卖花女》的蜕变与成长一文,从主人公伊莉莎的蜕变的表现角度分析了《卖花女》这一作品,认为其的蜕变表现在外貌,语言,自我意识以及行为方式等四个主要方面。并尝试分析探索蜕变的深层次原因,从四个方面展现了伊莉莎蜕变与成长的全部过程。
李凯,石艳玲曾在2012年于《外国文学》上发表文章,从创造进化论的角度分析了萧伯纳的《卖花女》这一作品,认为其作品中,贯穿了萧伯纳对女性的关注。伊莉莎以卖花为生,听说息金斯能将她这块“烂白菜”变成“示巴的女王”时她来到希金斯处,她希望能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并得到别人的尊重,展现了她独立的一面。息金斯成功地让她变成了一位看似出身豪门的贵族小姐,这场改造最终导致伊莉莎既不能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也不能再回到过去,伊莉莎几乎丧失了自我,当听到息金斯高兴地说“谢天谢地,总算完了!”的时候她“猛然瑟缩一下”,两个男人对她漠不关心的事实让她突然清醒过来,她向息金斯质问到“我怎么办?我怎么办?这种强烈的爆发表明她需要强调自我的存在。最后一幕伊莉莎再次出现在舞台上时,她始终安静自若,从她面对息金斯的态度可以看出她的心灵最终觉醒了,她获得了充分的自我认识。中产阶级的道德制约了她不能再靠卖花生活,但要获得真正的自我身份,她不能依靠任何人,这表明伊莉莎已从她的塑造者那里获得了创造力,成长为真正的女性。
课题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从女性独立意识角度,通过对本书,对各个文献及前人论文的研究,试析伊莉莎在困惑中如何成长,如何独立起来,觉醒与蜕变的过程。从深层次的角度剖析女性独立意识,以及女主人公觉醒的深层次原因,过程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