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5-22 来源:网络
本题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
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得越来越快。它大大提高了市场的方便性与灵活性,节约了空间成本和消费群的购买时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网上购物成为一种新型的购物方式,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在我国越来越多群体通过网购的方式去获得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商品。
B2C的实现是企业通过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新型的购物环境——网上商店(卓越亚马逊、凡客诚品、天天团购网(时尚优品)中国巨蛋、京东商城、她秀网、红孩子商城、斯翰宾尼男装、当当网,购物中国、第九大道等),消费者通过网络在网上购物、在网上支付。由于这种模式节省了客户和企业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特别对于工作忙碌的上班族,这种模式可以为其节省宝贵的时间。
在2011年3月的深圳IT领袖峰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表示,未来几年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的规模,容纳两到三家企业生存,而全领域销售额过亿的垂直B2C企业将超过150家。所以在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上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前景。
B2C电子商务目前的机遇在于:
1.目前大多B2C企业,都没有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反馈渠道。实时互动通讯工具的出现及应用,不仅能够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需求,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阿里旺旺、ebay的skype、QQ拍拍等IM(专指通讯)工具的应用,打通了B2C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还有第三方支付厂商的加入、银行与B2C企业的合作,给网上支付及支付安全问题提供了保障。
2.经营方式上,灵活经营、特色经营。如凡客诚品、当当网、京东商城、等B2C电子商务企业,在产品和服务上下功夫,灵活经营,寻找特色,在B2C电子商务里面找到了一条合适的盈利道路。目前B2C电子商务的商品形式多样,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随着网上娱乐休闲的发展,虚拟商品也大行其道。虚拟商品特殊的存在形式,避免了电子商务诸如配送等方面的瓶颈,为B2C电子商务企业带来个更大的机遇。
3.各种形式的电子商务联盟出现,能使资源不多的B2C电子商务企业更有效的使用现有核心资源,换取所需要的资源,不断强化本身的竞争优势。B2C电子商务企业在价值链上所处的位置仅有销售和售后服务的部分,本身并没有从事商品研发、生产及配送等过程,当它与消费者进行商品交易时,需要与价值链上其他的企业进行“资源交换”。联盟的形势能使B2C电子商务企业专注于本身的核心事业,强化竞争力。
研究内容:
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的电子商城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模块:
一、前端页面:
浏览商品,用户可以登陆主页去浏览商品。
查询商品,客户想要特点的商品,通过查询功能对站内的商品进行查询。
客户登陆。客户可以通过登陆的方式去选择购买商品。
客户购买商品。客户可以通过点击购买按钮进行本次商品的交易。
二、后端管理:
用户登陆,管理员通过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执行相应的权限。
订单管理,对客户提交的订单进行审核,方针客户恶意提交。
产品的管理,网站的产品也要不断更新,对产品的分类,等进行操作。
权限设置,用户管理结合粗细两个力度来设置权限。
客户管理,对于客户也要相应的管理,比如注销或者启动。
研究方法、手段及步骤:
本网站研究的方法是主要是根据调查,针对当今市场的需要和遇到的问题,主要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需要的方法、手段进行研究的。
具体步骤是:第一阶段,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根据以上需求分析进行总体功能设计;
第三阶段,具体功能的设计和遇到难题的解决;
第四阶段,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调试,并完善本系统。
参考文献:
[1](美)埃克尔 著.陈昊鹏 译. Java编程思想(第4版)[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李刚.轻量级Java EE企业应用实战[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1.
[3]李刚.疯狂ajax讲义[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4]刘伟.张国利.java Web开发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2.
[5]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6]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4.
[7]冯平.电子商务网站访问性能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8]徐天宇.电子商务系统策划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康晓东.网络构建、网页设计和数据挖掘[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0] Stavros Goutsos,Nikos Karacapilidis. Enhance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e-business transa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89(2):14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