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1-17 来源:网络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通过对环境问责的法律制度分析,充分了解环境问责制度的功能,把握现有环境问责的实际中存有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分析、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通过研究形成个人的对我国环境问责制度有关问题的看法与观点,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问责法律制度.
二、调研资料情况
[1].黄健荣.建构我国的问责制政府:理论基石及路径选择.[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张生泉.环保总局长辞职的“必然性” [J].[2005-12-05]”
[3]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 [J].[2006-09-07〕
[4]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 [J].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6版
[5]温家宝.加强政府建设推进管理创新[R/OL][2006-09-07〕
[6]曲格平.企业的环境责任.[J].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5) [7]周亚越.行政问责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6版
[8]王立.中国环境法的新视角.[J].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 (6)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10-29)
[10]那力,和志鹏 WTO与环境保护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1]李恒远,常纪文. 中国环境法制[J] 2007.(9)
[12] 赵国清主编.外国环境法选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3] 肖萍. 环境保护问责机制研究 [J].南昌大学学报,2010,(04).
[14] 范俊荣. 浅析我国环境问责制 [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06).
[15] 康建辉 .论我国政府环境问责制度的完善 [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0,(04).
[16] 范俊荣. 从政治人理性的视角完善环境问责[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 ,(04).
[17] 张建伟. 完善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若干思考[J]. 环境保护, 2008 ,(12).
[18] 张建伟. 论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的健全 [J].河海大学学报, 2008,(01).
[19] 周亚越.行政问责制研究 [M]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三、实施方案
通过上网、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对现有国内外有关理论进行全面梳理。概括主要学术观点、学术争论的焦点、了解不同学术观点,全面把握相关理论的发展由来与趋势。
(二)调查与咨询
通过电子邮件、博客设问等方式利用互联网的手段,以及定向发送问卷等方法进行有关的学术咨询与调查,在广泛收集资料、文献的同时,争取获得相关的典型案例。
(三)学术交流
利用假期、课余时间走访学者、专家,深入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实际工作部门,与有关工作人员等进行必要的学术观点的探讨与交流。与教师、在校同学进行必要的学术探讨与交流。
(四)撰写论文
在经过充分调研、学术交流的基础上,与指导教师进行广泛地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经初稿、二稿、三稿后,完成论文的撰写。
四、预期结果
本课题的预期结果为撰写一篇符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的不少于8000字正式论文。
1、环境问责制的设立及特点
2 环境问责的构成要素
3. 环境问责制的理论基础
4环境问责制的配套制度建设
五、进度计划
1、2.21~3.4 (第一、二周),完成开题报告及论文提纲
2、3.7~3.18(第三、四周),完成论文初稿;
3、3.21~4.1(第五、六周),完成论文二稿
4、4.4~4.15(第七、八周),完成论文定稿
5、4.18~4.22(第九周),准备答辩;
6、4.23~4.24(第九周末),第一次答辩
7、4.25~5.6(第十、十一周),根据答辩意见修改论文稿
8、5.10(第十二周二下午),第二次答辩
9、5.9~5.13(第十二周),提交论文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