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开题报告 更新时间:06-21 来源:网络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这个前景无限、深度无限但又变化莫测的天地里,名师辈出,名家荟萃,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个性、成就突出的优秀教师。各派名师都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秉承先进的教育思想,树立锐意创新的改革精神,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将之融入当今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引领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经典的一套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应该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借鉴乃至传扬。温家宝说过:“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宣传优秀教师,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于永正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2013年,成立了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由此可见于永正老师为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在他几十年教学时光的细细打磨下,逐渐成就了经典的“五重教学”,不能否定它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吸收名师的经典教学思想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教育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更好地学习借鉴先进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从而激活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学方法。“五重教学”里包涵了于永正毕生小学语文教学的心血,然而时代在变化,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地进入新的领地,散发着勃勃生机,它需要不断有新的思想与理念加以注入,才能为我们呈现出一派繁华似锦、彩蝶纷飞的欢乐景象。我们不难看出“五重教学”里需要整合升华的东西有很多,因此我们需要严守传承与创新,放眼语文教育大势,立足当前优秀成果,围绕课程改革,更新完善我们的教育理念,优化扎实我们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应适应现今新课标基本精神的新策略。本课题将立足于于永正的这套经典的“五重教学”,将其颇具价值之处与亟待整合创新之处相结合,深刻挖掘,得出有用结论。
于永正是苏派经典名师之一,现对于于永正的“五重教学”的研究基本上也停留在其含义的解读上,而谈到“五重教学”的含义解读,毋庸置疑,于永正自己的著作便是其解读权威,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便是寻找新的角度,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探索“五重教学”的新含义解读,这一点对于深刻解读一位名师的经典教学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能不断地从其经典中挖掘出可用之物,为我们以后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打好基础,路更牢实,我们后来者也走得更稳更有信心。通过我查阅的各种有关“五重教学”含义解读的文献资料,大部分都是依照于永正老师细分出来的五个方面进行常规解读,还有学者深刻挖掘其形成根源和形成过程,用这一点进行两者联系,进而剖析“五重教学”的含义。还有将“五重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解读的,分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四项教学过程,最终要达到“重习惯”的教学目标。更有学者研究于永正的教学历程,一步步地剖析“五重教学”的产生、发展以及确立。在“五重教学”含义解读方面,本课题将另辟蹊径,从学生与教师两个不同的主体出发,对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进行深刻的含义解读,同时抓住于永正最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细致分析,还原经典,努力挖掘出新鲜点。通过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于永正”进行检索,根据结果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对于永正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于永正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艺术风格上,也就是于永正经典的阅读、作文、口语交际三大块的教学艺术研究,以及结合当今课堂教学弊端,提出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个维度学习于永正课堂教学艺术。而且对于于永正“重情趣”这一点的研究甚多,延伸出来的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及幽默、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方式,这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和重点,这也是于永正“五重教学”的闪光点之一,也是于永正“五重教学”价值凸显的一个至高点。另外于永正的读书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无一不联系着“人文”和“情趣”两个词语。还有谈到“五重教学”对现在语文教学的启示,“五重”里和谐艺术对于现在语文的教学带来的深刻启示。另外有关于永正课堂教学案例的研究也丰富多彩,有许许多多现在已经奉为经典的案例,如:《草》课堂经典提问、《草》课堂经典生成、《翠鸟》课堂经典提问、《狐假虎威》课堂精彩展开、《梅兰芳学艺》课前精彩交流、《庐山的云雾》课堂精彩评价等。这些经典中的经典案例被广大学者剖析得干干净净、彻彻底底,其价值所在也赤裸裸地平铺在我们的眼前。然而本课题将着力从实地调查研究出发,寻找一些现在现存的状况和问题,分别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对象出发进行各种调查,采用问卷与访谈的形式进行,深入分析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作为后面“ 五重教学”价值探索的直接依据,并结合“五重教学”本身,探讨其价值所在,依然承载上面提到的主体分法,这一块的重点将放在“五重教学”在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价值体现上。于永正的“五重教学”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是因为其精华被我们所认同,其中的“人文关怀”、情趣风格、五方面思想在课堂上的经典体现等都是我们毫不迟疑一把接受的观点,但另一方面,我们都崇尚批判的精神,因此对于这样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我们若是进行批判会显得进退两难,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所需要的新思想也在不停地更新发展,不得不承认“五重教学”在某些方面是有不足和需要完善改进的地方,但有的学者谈到“五重教学”是否过时,这一点是可以否认的。有关于永正的“五重教学”不足之处的相关研究上,大都寥寥几笔带过,未能深入细致分析其中的内容,有学者谈到于永正的教学艺术感官色彩浓厚,积淀了太多他自己的个人感受;还有学者谈到于永正的“五重教学”综合有余等等。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未能具体阐述,提出了问题,但是如何整合完善,将其不足弥补上,为我们继续所用,甚至是升华地更为经典,这将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点。我们不难发现,于永正老师的有些课堂我们没有能力进行复制传扬,这是我们众多语文教师自身的原因所决定的,于老师的课堂是艺术气息极其浓厚的,虽然现今社会是大力倡导课堂艺术化,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普遍性,这一点对于语文教育来讲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素繁多,需要克服的阻力也繁多。另一方面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多媒体教学狂澜,于老师也有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在后期也将多媒体引入了自己的课堂,然后从“五重教学”最经典的体现来看,多媒体教学与于老师的课堂是有一定的抵触点的,因此在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后来者进行努力整合,重新审视“五重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找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融合升华。最后一点是现在语文教育上所高呼的综合性学习,由于种种原因,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但是,如果一直维持这种现状的话,无疑只能走进一种死板呆滞的胡同,语文缺乏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缺少生活化的气息,学生与之脱节,整个语文教学处于一种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状态。于永正的“五重教学”相对来说,在综合性学习上是短板区,因此这一块也是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行优化提升的。本课题将把这一章节作为整个论文的重中之重,秉承万事万物都是相联系的观点,联系时代发展以及“五重教学”自身探讨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融合继承批判的思想,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融入到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探索更光明的教学之路。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本课题将从于永正“五重教学”内涵出发,结合当今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五重教学”的价值,重点放在“五重教学”在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上的价值体现,结合时代以及“五重教学”自身探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提出解决方案,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融入到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对一位经典名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深层挖掘,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世界,对小学语文教法与学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并时刻树立继承创新观念,培养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