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1-11 上传会员:小兔乖乖
分类:经济学院 论文字数:18078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时代的脚步已经踏进了21世纪2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是我国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食品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多元化样态,更加追求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倾向。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外溢效应明显,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赖水平下跌。另外,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信任品属性很明显,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影响着消费者消费行为决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对于矫正农产品供需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方面能够规制生产者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另一方面能够降低消费者对相应层级产品的搜寻成本,提高消费者对标准化或品牌化农产品的信任程度。本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采用江苏省常州市、连云港市和扬州市调查数据,探究消费者对不同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哪些不同的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关注度一般;消费者相对最为关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不太关注有机食品;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满意程度也处于一般满意程度,且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信息主要来源渠道与消费者对其信任度不匹配;消费者家庭月人均支出、认知水平、对食品安全标准满意程度对于消费者是否留意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显著差异;消费者对不同种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不同的选择需求。基于研究结论,针对性提出能够促进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发展的建议,如加大关于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认知水平;改善消费者对其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的信任度、提高生产水平、技术水平,提高安全食品质量,以此提高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满意程度,根据消费者对不同种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需求,针对性的生产消费者关注度和需求度较高的农产品。
关键词:质量安全标准;信息不对称;需求差异;消费偏好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2
1.研究内容-2
2.研究意义-3
(三)研究方法-3
二、文献综述-4
(一)国内相关文献综述-4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5
(三)简要评述-5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6
(一)概念界定-6
1.无公害食品-6
2.绿色食品-6
3.有机食品-6
(二)理论基础-7
1.信息不对称理论-7
2.计划行为理论-8
四、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8
(一)数据说明-8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8
五、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认知与需求差异-10
(一)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需求差异-10
(二)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关注程度与经历-10
(三)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需求-11
(四)消费者食品购买渠道-12
(五)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认知与渠道来源-12
(六)消费者对不同种类食品质量安全标准有不同的选择-14
六、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需求差异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15
(一)信度分析-15
(二)效度分析-15
(三)变量选择-15
(四)消费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需求差异分析-16
七、结论与建议-21
(一)主要结论-21
(二)建议-23
参考文献-24
附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