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2-12 上传会员:DcvOS
分类:经济论文 论文字数:17379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微信传播负效应是指在微信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现阶段的微信传播负效应主要有信息泛娱乐化、碎片化、庸俗化、虚假化等现象。通过对2011年至2018年已有文献的研究经验进行总结,结合对Y市S商业广场、X社区、Y学校的目标群体所开展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得的数据,分析微信传播负效应的现实表现。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人员关注了十个以上的微信公众号,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受访人员关注的公众号的最主要类型是娱乐类,在微信的使用过程中会遇到较多的虚假信息。分析后得出,负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微信传播机制的缺失和较低的门槛设置、微信发布者的道德素养缺失和利益驱动、信息接受者的媒介素养缺失以及微信传播过程中的监管失范等。因此要从完善微信机制、加强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重构微信传播过程中的利益链接、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整治网络生态环境、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微信传播 负效应 碎片化阅读 微信公众号 媒介素养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1
一、国内外文献综述-1
(一)国外研究现状-1
(二)国内研究现状-1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3
二、研究设计-3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3
1.研究思路-3
2.研究方法-4
(二)调研设计与实施-5
1.调研设计-5
2.调研实施-6
三、微信传播负效应表现形式-9
(一)信息泛娱乐化-9
(二)信息碎片化-10
(三)信息庸俗化-11
(四)信息虚假化-11
四、微信传播负效应原因分析-12
(一)微信传播机制的缺陷和低门槛设置-12
(二)信息发布者的道德素养缺失与利益驱动-12
(三)信息接收者的媒介素养缺失-13
(四)微信传播过程中的监管失范-14
五、微信传播负效应的治理对策-14
(一)完善微信机制,健全准入、退出机制-14
1.改变微信传播模式,加强垃圾信息过滤-14
2.提高微信的准入门槛,建立举报机制-15
(二)加强运维人员的专业培训,重构利益链接-15
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运维人员职业素养-15
2.重构微信推广的利益链接,改善网络生态-15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整治网络环境-16
1.加强对信息接收者的教育,提高用户素质-16
2.培养责任意识,共同整治网络环境-16
(四)健全监管机制,完善相应法律体系-16
1.加强监管,引入信息监测机制-16
2.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填补网络空间的法律漏洞-16
结语-17
致谢-18
参考文献-19
附录一:调查问卷-20
附录二:访谈提纲-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