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06 上传会员:狂奔的小猪
分类:教学研究 论文字数:7625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素质教育普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家庭学校等的重点关照对象,可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总与一些学生学习不得法,在学业和想法等方面不能做到全面发展,由此形成学困生,潜移默化了学生的自我认知。本研究是针对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进行研究。基于笔者在x学校的实习经历和文献的查证与参考,思考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研究有助于教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进行教育,对教学实践方面有应用价值,对小学学困生从内因与外因的角度进行讨论,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与技能理性分析学生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问题,突破传统的从课堂表现的角度去研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的培养模式,是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获得收获。
关键词: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 论-1
一、自我效能感的定义-2
(一)自我效能感的领域界定-2
1.班杜拉的观点-2
2.自我效能感的三个层次-2
3.自我效能感的三个维度-2
(二)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2
1.学习成绩-2
2.学习行为-2
二、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4
(一)家庭因素-4
1.留守儿童-4
2.离异家庭-4
3.随迁子女-5
4.“赏识教育”-5
(二)学校因素-5
1.同辈群体-5
2.教师管理-6
(三)社会因素-6
1.课下学习-6
2.网络用语-6
3.未来理想-6
三、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策-7
(一)家庭教育监管有序-7
1.日常陪伴-7
2.奖惩有度-7
(二)学校注重全体学生-8
1.尊重学生-8
2.消退习得性无助-8
3.教师作用-8
(三)学生配合多方面努力-9
结 论-10
参考文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