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12 上传会员:雙子海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20591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得公众的基本生存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他们逐渐认识到生活环境的重要性,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经济活动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抵制,环境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环境群体性事件往往通过网络的渠道迅速扩散,形成网络舆情。如何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网络舆情进行管理也成为了政府面对的难题。本文以“11.4”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为例,通过对该事件的舆情梳理,探究政府在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同时参考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一些措施建议,提高政府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
关键词:环境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政府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2
1.选题背景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2
2.国内外研究现状-3
3.创新之处-4
4.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5
5.研究方法-5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5
第一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5
1.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概念-5
2.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特点-6
3.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因-7
4.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影响-8
第二节 网络舆情-8
1.网络舆情的概念-8
2.网络舆情的特点-9
3.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9
4.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9
第三节 相关理论-10
1.利益相关者理论-10
2.蝴蝶效应理论-10
3.沉默螺旋理论-11
第二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基于“11.4”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11
第一节 案例回顾-11
1."11.4"福建泉港碳九泄漏事件概述-12
2.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分析-12
3.当地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情况分析-13
第二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14
1.信息公开不及时-14
2.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思维还未改变-15
3.信息发布渠道单一-15
4.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机制不够健全-15
5.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16
第三节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6
1.利益关切:涉及主体之间知情权的互相博弈-16
2.误导干扰: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任缺失和来自媒体的误导干扰-16
3.技术影响:网络时代信息发布的特点带来的公众反馈的即时性-17
4.事后放松:忽视对网络舆情管理事后追究与评估工作-17
第三章 国外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措施-17
第一节 国外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具体措施-17
1.政府立法管理-17
2.行业自律和广泛进行网络教育-18
3.技术手段控制-18
第二节 国外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给予我们的启示-18
1.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理法律-18
2.多管齐下进行网络舆情管理-19
3.创新网络舆情管理方法-19
4.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匹配合适的管理手段-19
第四章 环境群体性事件中政府网络舆情管理的措施建议-20
第一节 把握舆论的主动权-20
1.及时主动发布信息-20
2.保证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0
第二节 注重网络平台话语权的建构-20
1.增加政府官方网络发生渠道的多样性和权威性-20
2.注重与其他媒体的良好伙伴关系-21
3.加强网络环境治理-21
第三节 拒绝沉默敷衍,走向专业回应-21
1.回应态度真诚,语言简洁-21
2.提高应对网络舆情的专业程度-22
3.重视意见领袖的培养-22
第四节 重视事后追踪反馈,完善舆情预警机制-22
1.重视舆情事后分析评估工作-22
2 开发舆情监测预警系统-23
3.重视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合联动-23
第五节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4
1.完善网络舆情管理法规制度-24
2 加大执法力度-24
结语-25
参考文献-26
致谢-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