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11 上传会员:雙子海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16207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条件下,思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由此本文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为基础展开了此项研究,同时本文希望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一种新的视角看待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与中学道德教育的关系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论述,阐述“知行合一”思想下“知”、“行”的具体内涵、关系、宗旨。从而深入理解“知行合一”的思想价值及教育意义,并为后文的“知行合一”的德育思想、启示做铺垫。
随后,本文介绍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发展过程。“知行合一”最早的概念还没有对知识与道德的本质直接联系起来,在后来《论语》《中庸》中,对知行思想有了新的认识。到朱熹时代,知行问题就变得尤为重要了,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
本文进而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中的德育思想进行分析,知行合一思想中的认知与实践相结合,平等性原则及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德育思想对中学道德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最后,本文分析当今中学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知行合一”思想对中学德育的必要性、启示,提出解决措施,企图通过“知行合一”这一思想使学生从自身来践行这一理论原则,以此探究中学德育与知行合一思想的关系,探讨中学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教育、启示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4
一、-研究意义与背景-4
(一)研究意义-4
(二)研究背景-4
二、-研究现状-4
(一)知行合一的内涵-4
(二)知行的发展-5
(三)知行合一中的德育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启示-6
三、-研究内容-6
四、研究方法-7
(一)文献研究法-7
(二)理论分析与多学科结合法-7
第一章 “知行合一”的思想内涵-8
一、知、行的概念-8
(一)知的内涵-8
(二)行的内涵-8
二、知、行的关系-9
(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9
(二)以知为行,知决定行-9
(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9
三、-知、行的宗旨-10
(一)解放人性、建立独立人格-10
(二)去恶为善-10
第二章 “知行合一”的发展过程-11
一、“知行合一”的起源-11
二、朱熹的知行观-11
(一)知行的总原则-11
(二)知行的启示-11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观-11
第三章 “知行合一”中的德育思想-12
一、认知与实践相结合-12
二、平等性原则-13
三、以人为本、因材施教-13
第四章 当今中学德育问题与知行合一-14
一、中学德育问题表现-14
(一)知而不行-15
(二)行而不知-15
(三)知行不一-16
(四)知行背离-16
二、德育问题产生原因-17
(一)知行思想的片面理解-17
(二)德育主体的价值迷失-17
三、中学生“知行合一”的必要性-18
(一)“知行合一”有助于树立正确“三观”-18
(二)“知行合一”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18
(三)“知行合一”有助于中学开展道德教育-18
四、知行合一对中学德育的启示-19
(一)德育教育注重“致良知”-19
(二)“知行合一”对德知分离的重建-19
(三)认识知行差异、重视道德践履-19
五、解决中学生知行问题的措施-20
(一)加强认知培养-20
(二)改善学校关于“知行合一”思想的教学方法-21
(三)优化“知行合一”的环境熏陶-21
结语-22
参考文献-22
致谢-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