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11 上传会员:雙子海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14710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环境善治要求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中国的环境管理体制以政府为主导,近年来虽然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但无论是环境政策在地方的落实情况,还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执法与决策效果的有限性,以及环境组织的发展的困境,都显示了中央与地方设计实施的制度政策未显现出预期效应。本研究试图从公众参与的主体客体、立法司法等方面分析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发展预期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探究产生原因,并从培育环境公众参与文化、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机制和发展环保组织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公众参与 环境 信息公开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意义-3
(三)文献综述-4
1.国外文献综述-4
2.国内文献综述-4
(四)研究问题、研究方法-5
1.研究问题-5
2.研究方法-6
第一章、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6
(一)理论基础-6
1.国家与社会理论-6
2.合作治理理论-7
(二)环境公众参与相关概念-8
1.环境权-8
2.环境公众参与-8
3.环境信息公开-9
4.环保组织-9
第二章、我国环境公众参与现状-10
(一)我国环境公众参与的法制建设-10
(二)环境公众参与的范围-10
(三)环境公众参与的途径-11
第三章、我国环境公众参与的困境及深层原因-11
(一)我国环境公众参与的困境-11
1.公众环境意识不足-11
2.参与途径匮乏-12
3.参与程度不足-12
4.参与阶段滞后-13
(二)我国环境公众参与困境的深层原因-13
1.环境公众参与文化缺失-13
2.环境公众参与法制建设存在不足-14
3.环境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16
4.环保组织发展不充分-16
第四章、环境公众参与优化路径-18
(一)培养环境公众参与文化-18
1.加强社会宣传-18
2.丰富学校环境教育-18
(二)健全环境公众参与法律制度-19
1.环境立法参与制度的完善-19
2.环境诉讼制度的完善-19
3.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19
(三)完善环境公众参与机制-20
1.完善监督反馈机制-20
2.完善奖励保障机制-20
(四)推动环保组织发展-21
1.放宽政策-21
2.资金支持-21
3.培育人才-22
结论-22
参考文献-23
致谢-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