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1-09 上传会员:雙子海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16154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被视为是承接单位制与社区制、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治理技术,适应了政府创新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加强基层建设的大背景。自北京东城区首创“万米网格”模式起,各地进行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十余年以来围绕社会实践与基层需求不断发生拓展和深化。但是,网格化社会治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双面效应,对于其面临的诸多窠臼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本文首先对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生成逻辑和价值展开讨论,以其发展的理 论基础为着力点;其次,对国内典型的案例进行总结,针对不同实施模式展开对比研究,总结异同点;然后,重点针对苏州实施现状展开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归纳其在管理制度、实施路径、社会反响等方面的经验以及亟需变革的角度;最后,提出能够助推该模式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助推社会治理理论的创新和基层治理的长效化。
关键词:网格化治理 基层社会治理 政府服务
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绪 论-3
(一)研究背景-3
(二)研究意义-3
(三)研究方法-4
1.文献分析法-4
2.对比研究法-4
3.实证研究法-4
第一章、网格化社会治理相关概念分析-5
(一)网格化社会治理-5
(二)理论基础-6
1.政社关系-6
2.精细化治理-6
第二章、苏州网格化社会治理实施现状阐述-7
(一)科学设计,强化组织架构建设-7
(二)权责统一,培育专业管理队伍-7
(三)政社协同,打造多元治理格局-8
(四)评价-9
第三章、我国网格化治理实践典型城市分析-9
(一)北京“双轴化”管理实践-9
(二)上海协同治理网格管理实践-10
(三)浙江“组团式服务”管理实践-10
(四)总结分析-11
第四章 当前网格化社会治理实践困境-12
(一)基层行政化问题-12
1.基层单位行政化趋势-12
2.压抑基层活力-12
(二)网格泛化问题-13
1.网格泛化-13
2.网格机制长效性问题-13
(三)网格管理队伍问题-14
1.管理机构定位不明-14
2.公共事务繁重、管理人员水平不一-14
(四)社会参与度问题-15
1.公众参与意识与能力缺乏-15
2.参与渠道有限-15
第五章 完善网格化社会治理路径及对策-16
(一)基层单位减负增能-16
1.基层单位回归自治-16
2.明确网格制度-16
(二)构建长效化机制-17
1.技术与治理结合-17
2.完善监督评价机制-17
(三)着力网格管理队伍建设-18
1. 合理编制,注重权责统一-18
2.加强培训,提升服务水平-18
(四)释放基层活力,重视社会参与-19
1.落实社会组织培育机制-19
2.推动社会公众再组织化-19
结语-20
参考文献-21
致 谢-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