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10-30 上传会员: LYA0228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16580 需要金币:1000个
内容摘要:虽然学者界和实务界都对职业索赔人知假买假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身份规定的缺失,对于知假买假行为并没有严格的界定和规范,各学者的观点和各地司法实践的审判都没有达成共识。不同的职业索赔人可能面临着不同的索赔结果。
本文除引言外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职业索赔人现象的典型案例分析,通过举例职业索赔人胜诉和败诉的具体案例,体现出职业索赔人现在面临的不同的司法态度,体现出职业索赔人存在的争议性。
第二部分,是知假买假的法律定义和职业索赔人的法律地位。职业索赔人的基本工作流程就是知假买假打假索赔已获得惩罚性赔偿,而众多对于职业索赔人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知假买假行为的定性以及职业索赔人的身份是否是消费者。所以定义知假买假和职业索赔人,是研究相关问题的前提。
第三部分,是职业索赔人现象的法律应对必要性,从索赔行为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犯罪以及客观上可能影响社会、市场环境和占用行政执法、司法资源几个角度出发,综合分析职业索赔人现象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
第四部分,是职业索赔人现象适用法律分析,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产生职业索赔人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和阐述,表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中对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是引发职业索赔人现象的前提,而不当的索赔行为更有可能触碰《刑法》。
第五部分,是职业索赔人现象的法律应对具体措施,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提出法律应对解决方案。
关键词:职业索赔人;知假买假;消费者;消费者权益保护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一、职业索赔人现象的典型案例分析 1
(一)典型案例介绍1
(二)由案例引发的法律思考4
二、知假买假的法律定义和职业索赔人的法律地位6
(一)知假买假的法律定义6
(二)职业索赔人身份的法律地位7
三、职业索赔人现象的法律应对必要性8
(一)职业索赔人与敲诈勒索的界限8
(二)职业索赔人浪费行政执法资源10
(三)职业索赔人扰乱市场秩序10
四、职业索赔人现象适用法律分析11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变革与适用11
(二)从刑法角度分析职业索赔人现象13
五、职业索赔人现象的法律应对具体措施13
(一)从立法的层面应对职业索赔人现象13
(二)从行政执法机关的层面应对职业索赔人现象15
参考文献17
阅读资料18
谢辞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