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06-13 上传会员:王媛媛
分类:管理学院 论文字数:14771 需要金币:1000个
【摘要】在村民自治推行初期,农村是一个均质化的群体,村民之间平等的参与村民自治。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十分明显的群体分化,农民由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分化为不同的政治主体。本文通过对精英群体、流动村民、女性群体和大学生村官的农村民主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具体分析,并且针对农村政治主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扩大农村各政治主体的政治参与,使农村各政治主体更好地参与到村庄政治生活中。
【关键词】农村民主政治 政治主体 治理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1
(一)问题的由来-1
(二)概念界定-1
1.农村民主政治-1
2.村庄政治主体-2
(三)研究综述-2
二、农村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以苏北地区M镇为例-3
(一)农村政治主体单一时期-3
(二)农村政治主体分化时期-3
(三)农村政治主体多元时期-3
三、M镇农村多极政治主体参与农村民主政治过程中的问题表现-4
(一)村庄民主政治参与中精英群体主导突显-4
(二)村庄民主政治参与中流动村民缺位-5
(三)村庄民主政治参与中鲜有女性群体到场-5
(四)村庄民主政治参与中大学生村官作用乏力-6
四、农村多极政治主体的民主政治困境形成原因-6
(一)精英主导村庄政治的原因-6
1.传统乡绅治理模式的影响-6
2.利益与地位的引诱-7
3.普通村民不积极参与民主政治-7
4.缺少足够的外部监督-7
(二)流动村民缺位的原因-8
1.参与意愿不强-8
2.村庄政治参与成本过高-8
(三)女性群体缺少参与民主政治的原因-8
1.传统文化里的女性地位观念束缚-8
2.女性群体自身政治文化水平限制-8
3.家庭责任和经济压力较大-9
4.缺乏推动女性参政的政策-9
(四)大学生村官参与力度不足的原因-9
1.村庄熟人社会排挤大学生村官-9
2.乡镇政府大量截留村官-10
3.大学生村官制度缺少法律政策支撑-10
五、促进农村多极政治主体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对策-10
(一)进一步完善精英群体治理-10
1.上级机关加强对精英群体的引导监督-10
2.提高精英群体的政治素质-11
3.健全农村规范化的组织运作机制-11
(二)改革村民自治制度为流动村民创造参与机会-11
1.创造农村发展空间吸引流动村民回归村庄-11
2.注重发挥“户”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作用-12
3.调整政治操作的规则方便流动村民政治参与-12
(三)积极拓展女性群体政治参与空间-12
1.加强宣传为女性群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2
2.对女性村民进行教育提高女性政治素养-13
3.完善有关女性参政政策-13
(四)正确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民主政治中的作用-13
1.结合农村所需与大学生村官所学双向选择-13
2.转变乡镇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用人观念-14
3.建立和健全有关大学生村官法律政策-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17
附件一:M镇农村民主政治主体发展状况研究问卷调查-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