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答辩资料 更新时间:04-26 来源:网络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国汉字教学,甚至是汉语教学的最大的、最本质的问题就是“习而不察”。目前为止,与英语相比不同的是,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但还不是在国际上使用频率最高、范围最广泛的语言,所以对于汉语习得顺序、汉语教学体系的研究不完善。因此,我国小学汉字教学的方法基本延续传统灌输式、传授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汉字教学缺乏活力。
本文主要从印欧语系学习者的角度(即用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从语言学,文化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五个方面,针对当下汉字教学情况,阐明了我国小学汉字教学的几点启示。此论述不仅是为了我国小学教师能在汉字教学技巧上能够有所提高,更是从长远的意义上为我国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根基做出贡献。
我国小学汉字教学应当形成依据各个阶段儿童语言学习的心理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生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兴趣为目的的趋向
(一)、汉字中思维模式的特点
1、以字为单位。语言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方式改造的过程。楔形文字的表达方式和书写习惯是英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习惯了的模式。英语的语言系统以单词为主,单词的形变多样但也严谨;汉语的语言系统是以字为主,每个字书写笔顺和笔法严格规范。不过,汉字的各个部件可以拆分并且可以自由相互组合在一起,也具有灵活性。
2、讲究意合。汉字注重的是“意合”即汉字用简明概括的图象形式就概括出了一个字所要表达的意思。“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教会学习者一种语言最具可持续性的方法就是教会学习者如何用该种语言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二)、我国小学汉字教学的现阶段问题
1、发现汉字演变的规律和教授学习规律的意识在我国汉语教学中不强。一方面,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儿童是没有思维能力的。于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即机械式识记的方式成为汉字学习的主导。另一方面,汉语自身封闭式教学产的历史根源对汉字教学形式产生了不良影响。汉语在50年前,并没有对外教学的意识和经验(即汉语主要在我国大陆孕育生长)。因此,我国小学生学习汉字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导致了我国传统文化得不到传播的结果。
2、我国小学的汉字教学缺乏对儿童情感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而且缺少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根据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情感因素起到决定性作用,反对强迫、压制的方法,而是要启示人的自我意识,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对人要做出全面的描述,把人当作一个理智与情感的整体来研究”。另外,他还强调“教育应当发挥人的创造性、展现人的潜能,促进人格的发展”。人格教育和情感道德教育在我国汉字教学系统中几乎没有体现。
3、我国小学教学中存在英语重于汉语的教育思想风气。随着中国富人数量逐年增加以及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程度日益紧密,“出国热”“移民热”愈演愈烈。学生对汉字学习的需要显然小于小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需要。甚至在校方,小学教师灌输一种概念——学好英语与国际接轨的唯一方式,然而,学不好汉语出去接轨了也是迟早要让火车翻车的的,因为我们的根基没有打牢,民族的根基没有固定,怎么能够走得长远?根据国家数据调查显示,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在逐年递增。汉语也将成为与世界对话的另一种强有力的方式。
(三)、对外汉语教学的成果和我国教师应当采取的方案
国外学习者习惯于发问,思考,寻找规律,最后总结的学习方法。为了适应国外汉语学习者语言的思维方式,我国对外汉语教师以及众多学者都在不断研究汉字演变和发展的规律,以便于对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通常都是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外国学习者——他们或是为了商业上的交易,或是为了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学习汉语,另外,孔子学院在初级水平教学设施上投入了充足的资金。对外汉语教师会在教学中,努力用典型的实物教学等课堂教学手段,来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学生知难而退。
鉴于对外汉语教学其学科本身在心理学方面优势,我国的教学应当依据心理学的科学理论成果,有层次性地、有针对性地对汉字进行教学。调查研究表明机械识记的方法在小学一二年级较为适用——儿童在5~12岁左右,尤其是5~7岁的时期,大脑的两半侧都有着潜在的语言学习能力儿童的意识并没有完全的形成,如果过度地灌输“为什么”会耽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在儿童认字的最初期应当用图片说明象形字,之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应扩大理解式记忆的部分。根据心理特征,教师需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并尤为注重意义识记以达到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具体来说,我国教师可以挖掘汉字中适合当下儿童心理阶段的内容,融合汉字结构和文化进行教学。如 “体” 字,其原来的字样是“體”——“骨”表示体格,身体;右边部分则是表示供奉君王或者长辈的食物,也就是说一个人识大体应当是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应当对同一个汉字有着不同方式的解读——低年级应当用活动法,中高年级可以使用传授发和发现探索发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