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12-14 来源:网络
一、选题意义
受一些通俗演义及剧本的影响,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诸葛亮与魏延关系的认知都存在误差,对魏延本人的认识也有一定的误解。本文主要通过对《三国志》中的史料进行分析整理,分析“子午谷奇袭”和“南谷口事件”两大方面,探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澄清魏延的形象。
本文主要研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通过两人关系的研究从而了解蜀汉政权中臣僚之间的关系以及诸葛亮的用人方针与政策,从而了解“南谷口事件”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通过对两人关系的研究,了解《三国志》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进一步了解《三国志》的内容。
二、学术回顾
关于诸葛亮与魏延关系的研究,许多学者已经发表了文章。
一种是诸葛亮用人的原则和方针有问题,魏延被杀和诸葛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魏延之死是诸葛亮的过失,也是蜀汉政权的损失。“子午谷奇袭”的分歧是诸葛亮不用魏延,“南谷口事件”的爆发也是诸葛亮没有处理好臣僚之间的关系。如徐澄清的《评诸葛亮用人与魏延之悲剧》。
另一种是诸葛亮正确处理了与魏延以及众臣僚的关系,魏延与杨仪矛盾的爆发是自身的原因,诸葛亮已经做得很好了。“子午谷奇袭”不被诸葛亮采纳是有原因的,“南谷口事件”的爆发也是魏延与杨仪个人性格及矛盾导致的。诸葛亮的用人方针和原则并没有问题。如李殿元 《诸葛亮与魏延关系新论》。
三、框架结构
本文主要围绕“子午谷奇袭”和“南谷口事件”两方面来探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第一部分,诸葛亮与魏延在“子午谷奇袭”一事存在分歧,通过分析奇袭计策成功的可能性以及诸葛亮不采纳魏延奇袭计策的原因两方面来考虑两人的关系。诸葛亮并非不用魏延,相反魏延在诸葛亮的战略体系和北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诸葛亮开府治事后魏延官职仅次于诸葛亮。
第二部分,“南谷口事件”的爆发不仅涉及到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还包括魏延与杨仪的关系,甚至是诸葛亮的用人方针和原则问题。针对魏延与杨仪的矛盾,诸葛亮并非听之任之,“南谷口事件”的爆发可以说是魏延与杨仪两人的咎由自取。
第三部分,通过研究“南谷口事件”爆发的具体经过和结果,探究事件爆发的具体原因以及魏延违抗诸葛亮撤军遗命的深层次原因,进一步研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
四、主要观点
1.身为丞相的诸葛亮治理国家,建设民生是长处,却是“奇谋为短”,因此拒绝魏延的奇袭之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性格谨慎的诸葛亮选择了“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
2.诸葛亮深知魏延和杨仪两人的毛病,还重用两人,恰恰说明诸葛亮用人是取其长处。“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说明诸葛亮十分重视两人的才能,而不是求全责备。
3.即使是临终之时,诸葛亮作出的决定仍然考虑到了魏延,考虑到了其不撤军的可能性。却不料魏延太急于证明自己,杨仪又趁机公报私仇,两个人都作出了最坏的选择,种种原因导致了“南谷口事件”的发生。用陈寿的话来说就是,“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要研究诸葛亮与魏延的关系,就必须要提杨仪这个人。之前也说过,魏延由于性格的原因说过抱怨诸葛亮的话。而他的这种性格也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魏延官职在当时仅次于诸葛亮,又勇猛善战,由于性格高傲,群臣皆避其锋芒,只有长史杨仪与其争锋相对,魏延就很不高兴,两人关系很差,形同水火。有多差呢?“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 陈寿:《三国志·费祎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29页]魏延与杨仪两个人互相憎恶,每次两人争论,魏延竟拿刀向杨仪比划,杨仪既委屈又害怕,声泪俱下。幸好有费祎从中调和两人矛盾,才使两人关系有所缓和。
那么杨仪到底是什么人,WWW.EEElw.com竟敢和魏延针锋相对?“杨仪子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 陈寿:《三国志·杨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7页]杨仪离开自己的上司荆州刺史傅群而投奔关羽,如果按《三国演义》中评价魏延的方法来说,杨仪才是“脑后有反骨”之人。杨仪因才能得到刘备赏识,开始为蜀汉政权效力。而到了诸葛亮开府治事,也十分看重杨仪的才能。“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 陈寿:《三国志·杨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7页]可以看出,杨仪在军务管理方面真的很有效率和才能,许多事情不用思考,很快就完成了。但是杨仪与魏延一样,在性格方面都有缺陷。《三国志·杨仪传》中的说法是“仪性狷狭。”狷狭,即偏急而狭隘。杨仪性情急躁,心胸狭窄,曾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被刘备贬职,可见主要错在杨仪。刘巴死后,杨仪又与性格高傲的魏延发生了矛盾,两人互不退让,使矛盾逐渐激化。
在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的时候,幸好有费祎从中调和。而丞相诸葛亮对两人的矛盾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 陈寿:《三国志·杨仪传》,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97页]之前也分析过,魏延和杨仪都是很有才能的人,一文一武,却势同水火。诸葛亮对待他们两个人“不忍有所偏废也。”有学者指出,诸葛亮在处理臣僚之间的矛盾时无能且缺乏原则,对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听之任之,这种放任实际是没有能力来处理,最终诸葛亮死后两人兵刃相见。而诸葛亮用人求全责备,多用费祎、董允等忠厚老实之人,像魏延这样有才能却桀骜不驯的却无力驾驭,导致了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相互残杀,蜀国自伤元气。[ 贺游:《诸葛亮与魏延、杨仪之死》,《四川文物》,1985年第3期,第36页。]这样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诸葛亮深知魏延和杨仪两人的毛病,还重用两人,恰恰说明诸葛亮用人是取其长处。“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说明诸葛亮十分重视两人的才能,而不是求全责备。“不忍有所偏废”也说明诸葛亮对两人都很重视,而不是偏袒某一个人。其实这句话还有第二层意思,即不忍因他们各自的缺点和毛病而对他们弃之不用。诸葛亮用人以德为先,在拥护蜀汉政权,为蜀国效力的前提下,“诸葛亮对一些臣僚的缺点采取包容的态度,如法正心胸狭窄,刘巴高傲不群,何袛不持节俭,李严腹有鳞甲等,诸葛亮都没有因没他们的缺点而不予重用。”[ 朱大渭、梁满仓:《诸葛亮大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51页]对待魏延和杨仪两人也一样如此,只要两人为蜀汉政权效力,发挥自己的才能,诸葛亮对于他们性格的缺点采取的是包容的态度。
费祎、董恢曾出使吴国,孙权酒醉后问费祎,“杨仪、魏延都是牧竖小人,权势却越来却重,若没有诸葛亮,必有祸乱。你们不加防范,是留给子孙去解决么?”在董恢的帮助下,费祎回答道,“魏延、杨仪两人的不合主要是私人矛盾罢了,并不是有反叛之心。现在是统一华夏,扫除强贼的关键时候,人才越多越好,如果因为魏延和杨仪两人的缺点而弃而不用,这和防止有风浪而不用舟船的做法有什么区别呢。这不是长久之计。”[ 陈寿:《三国志·董允传》注引《襄阳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7页]诸葛亮听说这件事后,“以为至言”,认为费祎说的很有道理,而其本人也是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