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20 来源:网络
(一)新世纪文化语境的扭转
1、视觉文化的大规模出现
视觉文化是一种图像文化,早在 1938 年,海德格尔就预言了人类即将进入世界图像时代:“从本质上看来,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4]新时代后,大众的审美取向逐步由文字转化为影像,视觉文化取代了传统印刷文化的地位,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要求,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视觉媒介的影响力不断向社会文化生活方方面面渗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特点和思维惯性,谈论影视八卦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常态。曾经高高在上、荣耀闪光被仰视的文学如今逐渐脱下金色袈裟,以低调的姿态走向市井,融于大众。与此同时,大众将眼光投向了更直接、更平民、亲民的电影和电视。以前的小说常因原著或者作家出名而被导演或编剧选中搬上荧幕,大众因为好奇或者想重温经典纷纷走向影院。现如今,这种现象出现了反转,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电影的宣传才开始熟知小说文本,通过电影的直观感受,大众有意识地去了解小说文本或者去探究作者的背景、经历等,好的电影电视剧,其原著小说作者也会因此受益。优秀的影视制作人逐渐成为文化英雄,因此,作家王朔曾说:
“我觉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字的作用恐怕会越来越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最强者,影视就是目前时代的最强者。”[5]视觉文化越来越能吸引作家们的目光,通过影视的传播,作家可谓实现了名利双收,在日益富足的生活中实现了被大众认可甚至熟知的梦想,其实这也是作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说从 2002 年杨金远发表的小说《官司》到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
2007 年上映还间隔 5 年的话,那么,刘震云创作的小说《我叫刘跃进》2007 年
11 月出版,由他亲自编剧的同名电影便于 2008 年 1 月上映。”[6]视觉文化促使小说与影视的创作与传播呈现出了更为同步的形势,如今,影视文化的视觉语境深深包围着当代小说的创作,今后,也必将更加深切地参与到小说的发展之中。
2、影视作为主流媒介
视觉文化的主流媒介话语地位从确立到被大众认可与喜爱,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文学的冲击。
20 世纪 80 年代,人们认为“文学未死”,精英话语和纯文学依旧是社会主流,对人文理想的崇拜、先锋精神的向往使得人们纷纷以报纸、杂志、小说等传统媒介为契机畅谈人生理想、文学与哲学,在影视领域不断试图窥探“长镜头”中蕴含的现实奥秘,第五代导演创作的诸如《黄土地》等先锋色彩较强的电影作品,在文艺性、思想性、创造性上广受好评,票房却略显惨淡。直到 90 年代,随着市场因素的介入,影视文化出现转机。王朔是典型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不断应和着大众的口味,随时转变着自己的身份,利用市场发展所提供的温床,找准定位,让小说的影视化改编成为一种现象,甚至出现了电影上的“王朔年”;同时,90 年代热播的各类电视剧也令电视艺术逐渐蜕变,平民化、大众化风格的确定也奠定了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步入新世纪以后,小说影视化更是全面开花,电视作品和电影作品佳绩颇多,
“红色经典”在各大电视台纷纷霸屏,《小兵张嘎》、《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影视经典。随着影视拍摄和后期制作技术的愈加成熟,电影市场也异常活跃,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大量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翻拍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其中不乏如《茶馆》这样的经典名著。在市场效益与观众热情双重力量的推动下,张爱玲的《半生缘》、《倾城之恋》、《金锁记》以及由张翎小说《余震》改编的电影《唐ft大地震》、贾平凹的《高兴》的影视化改编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原著作者也又火了一回。
张艺谋曾经说过:“没有优秀的作品,中国电影届根本不可能活起来”[7]。可以说,在视觉文化时代,小说与影视的高调互动为电影电视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二)视觉文化使一些作家创作观念的转变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的变化,大众的生活态方式、态度以及思维特点都超越从前,形成人们对小说的更多的期待。纯文学好像逐渐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卷入海底,一些作家孤独的驻守在边缘,但是很多作家并不甘寂寞,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小说影视化这一领域。作家对小说影视化抱有三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请缨积极参与,迎合市场需求,在作品影视化过程中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二是置身事外,与影视保持着距离但并不完全排斥自己的作品影视化;三是让两者保持绝对距离,保护小说纯真面貌。作家不同的创作态度影响着中国影视不同的发展方向。
(三)视觉文化对欣赏者的审美诉求产生重大影响
“读者是文学的主人”,任何文学作品一旦失去被它吸引的受众就会没有任何幸福和价值可言。就像乐谱一样,文学作品只有依靠读者的“演奏”即阅读,才能成为有生命的艺术品。换言之,读者就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活水”。小说从文字走向图像,从单一的文本阅读发展为多元化阅读除了作家自身选择外,欣赏者的审美诉求的变化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德国文艺理论家姚斯在 1967 年题为《文学史作为文学理论的挑战》的文章中指出:“一部作品的意义只能在读者的接受行为中生成,没有读者阅读的小说只能被称为文本,而没有观众观看的电影也只能被看作一堆胶片的排列组合。”
读者的期待视野、感觉和知觉多层次的体验要求不断考验和填充着着文学作品使其日益丰满。进入新世纪后,成长于市场经济快节奏状态下的欣赏者期待着文学作品以更直接、更省力、更一目了然的状态呈现,他们渴望图像化、声音化、动态化、趣味化、色彩感作为精神消遣的方式,而小说影视化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消费者的诉求。同时,视觉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影响着欣赏者的审美诉求,在市场经济和视觉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大众缺少了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静静欣赏一部冗长的小说,而小说影视化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最轻松的方式、最形象的姿态使作品快速走近读者。同时,视觉文化与以往的小说文本不同,它对读者的阅读素质的要求基本为零,只要能看的见、听得着,即使不识字也可以参与其中。在这种互相作用下,视觉文化的发展也加重了欣赏者对画面感和镜头感的依赖,改变着新世纪读者的审美诉求。
“一项关于‘现代受众了解文学作品的途径调查’显示,在一百部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中,有 60.5%的人是先通过电视、电影或其他媒介了解这些作品的,其中 18.5%的人通过媒体了解后再去看原著,而其余的人看了电影、电视剧、戏剧后就不再看原著了。”[9]这一调查结果表明:单一的文本阅读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期待视野了,活灵活现的视觉刺激、真实生动的音效设计、灵动的色彩处理才能满足欣赏者多层次的审美需求。小说与影视的强强联手从根本上迎合了当代创作与欣赏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