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6-04 来源:网络
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应用的基本原则
1.现实性原则
课堂教学情境要具有现实性,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新课标中体现了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理念,积极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独立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更加集中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实际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现实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也可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感受到生活与数学之间巧妙的联系。在让学生亲自感受与尝试应用的过程中才能更好掌握知识,并发现如何去应用知识。从而让学生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更懂得了如何去应用所学。
2.趣味性原则
在教育理论中,大家都公认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他们求知的欲望,就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前者通过创设问题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吸引学生,就必须要增强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学生对一些无趣的问题关注度会很低,而且在小学阶段,学生都处于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时期,如果创设的问题缺乏趣味,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在问题上,这样其实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3.思考性原则
一个好的问题创设情境必须试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情境。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积极思考的学科,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适当的思考能够得到答案的问题。太过容易或者太难的问题,都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太简单,学生会觉得没意思太无聊;问题太难,学生努力思考还不能得到答案,则会挫败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要遵循适度的思考性原则。
4.适用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具有众多好处,包括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等,但是并不是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也都适合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来进行教授课程。一般来说,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适合那些较为抽象的枯燥无味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因为它能够将这些死气沉沉的知识点变得灵动、易于理解。除了知识内容的适用性,还需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的手段的适用性。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进入小学课堂。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将图片、声音、动画引入数学教育中,而不仅仅是依靠教材中的死知识进行教学。而且,网络有很多新颖别致的教学素材,利用这些素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比如,在学习“相向而行”的知识点时,如果仅靠课本上的图片,就需要学生开启强大的想象力,但是有的学生想象能力比较差,可能不能真正理解。
(二)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应用的具体策略
1.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要采用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数学教学,就必须要注意创设情境的有效性。由于小学生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社会经验,因此要保证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就必须要从现实生活中找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原来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数学是一门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从生活中选取数学素材创设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在选择问题情境时,应当从身边切实的例子出发。比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去商店买酸奶的例子。有两家超市都在卖同一种酸奶,两家超市也都在搞促
销活动,超市一的促销活动是 5 包一起卖 11.5 元,超市二也是 5 包卖 12.8 元,但是超市二还额外赠送一包酸奶。教师提问,哪家超市更便宜?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采用了每位学
生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去超市买东西。这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注意到这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无意识中增强了学生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是多么重要,生活中到处是数学问题。
2.增强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
前已述及,趣味性原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之一。之所以加强趣味性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的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心理和生理的不稳定性,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的问题更容易吸引小学生注意力,也更容易引发他们思考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创设一些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比如,在数学入门知识“0 的认识”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表达 0 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猴子吃桃子的问题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放出一张桃树的照片,桃树上有三个桃子。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树上有几个桃子?等学生回答有 3 个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二:小猴子来到果园,想吃桃子,小猴子吃了一个桃子时,树上有几颗桃子呢?在学生回答还有一颗 桃子时,教师再提出问题三: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树上剩几个桃子了呢?在整个过程中,小猴子没吃一个桃子,教师可以放出另一张图片,最后放出一张没有桃子的桃树照片,这样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传达了 0 就是什么都没有的意思。这种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抽象的知识点,比传统地直接告诉学生效果要好。
3.加强创设问题的目的性
从上述的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那位教师提出了不集中的,没有明确的目的问题,才导致学生的回答一片混乱。因而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目的性,提出有目的,集中指向性的问题。问题情境中设计的问题,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节课的问题很多,如果不加选择往往会使问题繁杂而缺乏中心,抓不住重点、难点,从而造成事倍功半。教师设计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时,首先要服从教学目标,考虑要使学生思考什么,学会什么技能,形成什么能力和品格,提炼出能反映教学重点和难点的中心问题,做到对症下药。
4.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在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关键处,创设情境,制造冲突,学生自然会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来联想和探索新知。在学生理解了某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和研究,以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比如,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数学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利用以前教过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来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们是将平行四边形转换为长方形进行推导,那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请大家用同样的思路看能不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再以两位数的减法计算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法时,采用的是进位计算方法,那么在两位数减法时,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当采用何种方法呢?这种利用以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问题创设,不仅可以回顾以往的知识,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思考,增强学生融汇贯通的能力。另外,新旧知识相连接,还可以增加学生看到问题的角度,拓展学生的思维宽度,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
结语
创设情境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模拟一种场景,将所学的知识点纳入其中,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点传播出去。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知识点用具体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增加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创设存在问题情境创设缺乏真实性、追求形式化、缺乏乐趣、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应遵循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等基本原则,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应当注意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增强创设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加强创设问题的目的性,还可以利用新旧知识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