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5-14 来源:网络
1.创设情境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相互交往的活动。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否统一。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通过创设情境,老师和学生能够进行很好地沟通,在同一个活动中,老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时改进教学进程,同时学生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地提出疑问,从而解决知识点上的漏洞,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此外,鉴于班级授课制的广泛推广,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课堂使教育脱离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不能积极地看待学习活动。而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调动了学生更进一步研究和深入了解知识的欲望。因为学校和老师对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地重视,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却采取轻视的态度,学生们普遍缺乏从现实情境中找寻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具有现实意义或者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堂情境有助于改变我国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了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分追求分数利益的现象。从而加深了学生理解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求知的欲望以及学生的积极思考,而创设情境可以使三者有机结合,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2.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校教授给学生的东西中,除了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即教授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和做事,因此特定的情境创设可以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懂得尊敬师长,遵守社会规范等。如在一年级的数字教学中,创设了教师节庆典上装扮气球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数数,更让学生作为老师的小帮手而感到高兴,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德育教育,让学生们懂得要尊敬老师。并且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该阶段虽具备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和逻辑思维,但是逻辑性和系统性都不是很强,具体的形象对感官的冲击依旧比较大,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就是把加工好的社会与生活的缩影用于影响孩子。把具体形象情境融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像利用榜样的作用、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开展的小游戏、生活情境中的角色扮演、语文学习中的诗歌朗诵等等,包括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体育艺术休闲活动都是情境教学的一种,他们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根据该阶段的孩子充满童趣,感性思维胜过理性思维的特点,创设具体的情境可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教学中创设童话情境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让学生更加主动的探索问题,爱上学习。在一年级的十以内的加法教学中,如果老师提出 2+1=?,小朋友的回答积极性普遍很低,甚至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不理睬的现象。但若创设一个小白兔采蘑菇的故事情境,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一只小白兔去采蘑菇,已经采了 2 个蘑菇,还有一个蘑菇要采,她一共要采几个蘑菇啊?再配以书中小白兔采蘑菇的图片。
从图 1 中孩子们也能看出篮子里有 2 个蘑菇,还有 1 个蘑菇没有采,总共数一数有 3只蘑菇,此时面对老师在情境中的提问,小朋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会提高,而且注意力以及思考力都会高度的集中,课堂就会变得更加的活跃。创设情境除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外还让他们逐步理解题意,学会计算,之后的两幅图,学生自己就会解读图上的信息并解答,由此可见,创设童话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