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04-23 来源:网络
(一)强化基础(课程设置)
蒙族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手段,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校蒙族舞蹈教育的实际效能。当前,高校舞蹈专业在教育环节中已经非常重视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民族舞蹈教育,并积极根据高校所在地的特色突出不同的民族舞蹈,比如广西高校突出壮族舞蹈、新疆高校突出维吾尔族舞蹈等。但在具体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着比重不足、随意性大等问题。对此,高校一方面需要根据蒙族舞蹈教育传承的实际需要出发,从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细分的角度,合理规划好高校舞蹈教育的课程,确保课时安排的合理性。同时,高校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在舞蹈教育中分配好不同蒙族舞蹈的比重,比如安代舞、筷子舞等。
(二)优化过程(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作为高校蒙族舞蹈教育的根本阵地,目前却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评价欠缺等多种不足,严重影响了其教育教学职能的发挥。对此,教师要从生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工作。比如,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视作蒙族舞蹈学习中的核心元素,以学生的舞蹈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仅仅需要履行好课堂组织者以学习辅导者的职责则可。就以蒙族经典舞蹈《鸿雁》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自主合作联系,摒弃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流程,提升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
(三)贴近实际(实地采风)
如前所言,实地采风是高等教育传承舞蹈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高校强化蒙族舞蹈教育的主要着力点。高校要在现有实地采风的基础上,做好相关教育流程的常态化、深入化,发挥好实地采风在高校蒙族舞蹈教育传承中的应有作用。实地采风不同于单纯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将舞蹈表演从诞生背景剥离开来,呈现给学生,实地采风则不然,学生可以从贴近舞蹈实际的诞生地、文化背景以及社会习俗中去全方位地感受和理解舞蹈,这可以深化学生对舞蹈中某些动作内涵的理解。实地采风对学生舞蹈学习思维的转变也大有裨益。采风注重原生态、自由、活力,舞蹈固然需要程式化的动作,同时也离不开创新,实地采风以环境为依托,以社会为载体,这在动作创新中有很好的作用。
(四)创新形式(网络教学)
信息技术的诞生与发展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善有着不可多得的作用,一方面信息技术能够综合运用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以网络为依托,可以从网络中调用大量教学资源,这对教学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学效能的提升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强化蒙族舞蹈教育时需要做好教学形式的创新工作,尤其要善于运用网络教学来深化学生的蒙族舞蹈学习。就以蒙族经典舞蹈筷子舞的教育传承为例,教师首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与筷子舞相关背景,将筷子舞的起源、形式、内涵等知识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筷子舞教育中的难点以flash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舞蹈动作的拆分来深化学生的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五)搭建平台(排演剧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学生知识记忆与技能发展的必然要求,对舞蹈类等以实践为根本特征的课程教学而言,更是如此。因此,高校在强化舞蹈教育中的蒙族舞教育时,需要引导学生广泛、积极地参加到舞蹈创作与练习实践中来,而这又离不开必要的活动平台,比如校园舞蹈文化艺术节、校园歌舞表演比赛等。学校可以每年开展一次校园舞蹈艺术节,以原创舞蹈表演为艺术节的核心内容,进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舞蹈表演剧目的编排与练习工作,如此,既能将舞蹈教育从课堂引入课后,也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技能,在学生蒙族舞蹈学习乃至全面成长发展中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结论
民族舞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传承与发展不仅仅关乎舞蹈艺术,同时也是传统艺术文化现代传承与发展的重心,高校教育是其活态传承的有效手段。蒙族舞蹈作为有着鲜明特征和文化内涵的舞蹈,目前在传承中遇到了一些瓶颈,对此,高校舞蹈教育发挥着很好的作用,不仅是应有之义,也是当前传承的客观需要,这是舞蹈传承与高校舞蹈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对此,高校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发挥好高校在民族舞蹈教育、传承、发展中的作用。